媒體報道

[教師發展研究] 鄭志強,黃晶榕 | 香港中小學校長培訓的現狀、特點及未來展望

2021-02-05

作者簡介
  鄭志強,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系副教授,教育博士,主要從事學校知識管理研究;黃晶榕,香港創知中學校長,華南師範大學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教育博士,主要從事課程與教學、校長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摘 要: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掌握著學校領導和管理權,是學校教育成效高低的關鍵。國際上19世紀末以來的學校管理課程的發展深刻影響著香港中小學校長培訓。香港中小學校長的培訓分為三個階段:擬任校長、新入職校長和在職校長,其培訓課程管理由香港教育局提供理論架構。其培訓特點有:培訓模式靈活多變;社會多方共同培訓校長;甄選大學參與校長培訓;善用公共資源,分擔培訓費用。展望新時代的香港中小學校長培訓,應加強對在職校長的專業支持,強化校長工作考績與個人專業發展的聯系,鼓勵校長持續專業進修,持續加強對香港校長的國史及國民教育。

關鍵詞:香港;中小學校長;培訓課程;領導能力;專業發展

引 言

  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對學校教育提出了重大的挑戰。全球經濟漸趨一體與知識型經濟的形成,促使學校必須與時俱進,才能為社會培育出合適的人才。所謂合適的人才,一般而言需要具備明辨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造能力、協作能力、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以及閱讀、數學、溝通、領袖素質等基礎能力。[1]這些能力的培育與學校的課程、教學與評價等緊密相關,因此,學校需要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才能適應社會轉變和學生需要,並不斷完善其學與教的過程。校長是學校教育的領導者,是學校教育成效高低的關鍵,在落實21世紀學校教育目標的工作上擔任著舉足輕重的角色。[2]為了迎接這一挑戰,校長在變革管理、策劃發展及課程規劃方面須肩負新的領導責任。這意味著社會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切的學校領導培訓課程,才能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學校領導和社會人才。
  香港中小學教育在國際上被認為是一個高效能的教育系統,[3]歷年來香港學生在不同學科的跨國評估學生能力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中的評分都名列前茅。[4-6]香港教育之所以表現優異,除了因為教育政策及教育資源配置得當外,校長及教師高質素的專業發展培訓也是決定性因素。因此,在應對21世紀學校教育發展需要之際,教育當局需要建立更高效的校長培訓制度以提升學校領導者的素質。在香港小學校長的培訓需要和專業學習方面,胡少偉等人認為應多參考國際發展趨勢,進一步優化小學校長的培訓和專業學習。[7]事實上,發達國家中小學校長培育制度,都是以培養專業化的校長為原則,從專業化的內涵去勾勒出培育課程的架構。[8-9]基於此,筆者嘗試分析香港學校校長培訓制度,以期為新時代學校領導培訓提出可行性建議。


一、學校領導培訓課程的發展歷程

  學校管理課程的發展可追溯至19世紀末的美國。Joseph Murphy在1992年出版的著作中把學校管理的發展歷程分為四個階段:1900年前的學校管理意識萌芽期,1900—1945年的約定俗成期,1946—1985年的科學管理期,以及1986年後的辯證期。[10]1875年密西根大學首次在大學課程中提供有關學校管理的單元,由William Payne任教。Payne著有第一本有關學校行政的書Chapters on School Supervision。當時課堂的教學形式以講授法為主,亦強調在職學習。[10-11]時至1900—1945年,學校領導的角色隨著社會發展趨勢而轉變,這時大學提供與學校管理有關的科目逐漸增多,數目足以獨立成為主修科目,而學習內容則以實務為主,包括行政、財務、物業管理和日常運作等。1946—1985年,美國工商業發展迅速,社會崇尚科學,學校管理被視為一門應用科學。[11-12]此時亦是學校管理學科走向理論化、學術化及專業化的時期。
  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學校領導培訓遭到抨擊,批評者認為學校學科欠缺統一的知識體系、學習內容與工作所需不符、太依賴傳統的理論和研究為主的學習方式、不是以實務為本等。有關機構和學者紛紛以此展開研究,目標是重新為學校領導角色定位並重新編寫有效的課程。國家教育行政政策委員會(National Policy Board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NPBEA)的建議書《改善學校行政人員的準備:改革議程》提出,學校管理課程改革的方向主張以臨床經驗(clinical experience)為學習模式,加強實習元素。[13]1996年出版的《洲際學校領導許可聯盟》(Interstate School Leadership Licensure Consortium,ISLLC)是首份有關學校管理的國家政策標準,2003年,約有40個州採納ISLLC制定課程設計、課程認證和學校領導的考職等標準。部分州對學校領導有認證的規定,而校長和校區首長的入職要求需要修讀有關學校領導行政課程並完成基本課時。
  1992年,Murphy對校長培訓課程提出多方面的建議,包括鼓勵辦學單位與其他學校、教育部門、大學、專業團體等合辦課程,讓學員參與培訓課程的開發,兼顧課程的學術性及應用性,選擇能融會貫通有關科目知識的學者擔任培訓導師。[14]2000年,Lauder提出多項校長培訓課程發展趨勢,包括課程要與學校領導工作要求相符,宜採用分組學習模式,建立清晰績效標準,給予學員個性化的學習機會並分析需求,安排實習機會和發展評核技能,注重訓練學員反思、課程檢討及自我完善等能力的發展。[15]此外,Lauder認為以實習為主的學習資源及師徒制是評估課程的重要元素。2007年,Darling-Hammond等人概括了各具代表性的校長預備課程,發現這些課程全面而有連貫性,與國家準則相符,注重課程與教學方面的領導及學校的改善,且採用以學員為中心的指導方式;教學法既是多元的、理論和實踐兼備的,又能引發學校反思,如問題導向學習、行動研究、實地研究、日記及學習歷程作品集、集錄回饋,和學員本人、同行和導師的評估。導師皆為本學科的專家,且都是教學或學校行政經驗的行家,即由專業校長帶領的師徒制以提供諮詢,以學界模式為學員提供社群和專業支援等。此外,校長預備課程接收學員也十分嚴謹且要求明確,邀請有潛質的專業教師進修,為他們未來的校長生涯開展課程學習。此類課程又能為學員設計並提供行政方面的實習機會,學員在體驗領導工作職責的同時,又能持續得到資深退休校長的指導。[16]2008年,Wildy與Clarke建議提升校長的適應能力和溝通技巧,並增設認識社區文化及教育體系的增潤課程。[17]
  2013年,Scott與Webber綜合了International Study of the Preparation of Principals (ISPP)過往的研究結果,總括了五項學校領導預備課程的原則,包括學校領導是專業職業、應以體驗為主的領導培育、建立忠誠的能力、平衡企業式發展和教育責任及壓力處理。[18]2018年,Slater等人建議學校領導課程應有常規化的政策,但課程不能採用統一編制標準,不同地方的課程可用不同的模式;課程的框架也要取得平衡,例如教學領導、財務管理等。除執行政策之外,學生和教師的缺席、工會問題、缺乏資源等亦是個別地區學校領導所遇到的困難,校長需要學習處理方法。在實踐方面,學校領導要清晰知道其要承擔的諸如企業家、專業人士及教育行政領導等多重角色。校長也要意識到社會、政治和經濟如何影響學生,從而幫助學生做出改變。[19]因此,道德倫理和社會公義等都是學校領導需要掌握的課題及未來的研究方向。學校領導培訓課程的發展歷程見表1。

 
二、香港中小學校長培訓的現狀

  根據香港教育署2002年公佈的《校長持續專業發展指引》[20],香港中小學校長的培訓大致分為擬任校長、新入職校長和在職校長三個階段。其理念架構如圖1所示。

(一)擬任校長階段
  從2004年9月1日起,香港中小學的新入職校長須獲得校長資格認證。從2010年9月1日開始,香港教育局(以下簡稱“教育局”)進一步嚴格認證資格,擬任校長除具有最少五年教學經驗外,還須持有認可師資培訓資歷(1)師資培訓的資歷包括香港的教師證書、香港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證書、香港教育學士或同等學力。,方可申請參與以兩年為限的校長資格認證程式。該認證程式包括三部分:專業發展需要分析(Needs Analysis,NA)、擬任校長課程(Preparation for Principalship Course for Aspiring Principals)與專業發展資料冊(Portfolio)。[21]
  1.專業發展需要分析
  專業發展需要分析旨在説明擬任校長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擔任校長,是認定他們個人專業發展計畫的基礎,藉此提升其領導能力。此項目由教育局委託師資培訓大學(2)師資培訓大學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以下簡稱“大學”)負責,對擬任校長進行為期一天、為時約9小時的“Discus”性格分析、反思及規劃,初步評估擬任校長行為調適、長處、短處、溝通作風、作決策、組織和規劃、激勵、管理作風、所需之管理作風等性向及專業發展需求。
  2.擬任校長課程
  擬任校長課程旨在協助擬任校長理解並掌握學校領導的六大範疇才能。此課程也是由教育局委託大學開辦的為期半年約100課時的課程,內容包括策略方向及政策環境、學與教及課程、教師專業成長及發展、員工及資源管理、質素保證及問責、對外溝通及聯繫六方面。與此同時,擬任校長要在大學導師的指導下完成一項教育行動研究。
  3.專業發展資料冊
  專業發展資料冊則要求擬任校長結合上述兩項要求以及學校情境、個人教育願景和理念等,為自己編制一份基於實證的專業發展資料冊,內容須包括以下四大部分:陳述個人的教育願景、工作/課程學習的經驗、對就讀“擬任校長課程”時的行動研究進行反思以及總結。
  擬任校長符合學校工作經驗和學歷要求,並在兩年內完成上述三個認證程式後,便可以向教育局申請校長資格認證。具備相關認證的校長便可以向辦學團體/校董會申請校長職位,最終須獲教育局常任秘書長審批確認。

(二)新入職校長階段(入職後前兩年)
  新校長入職後的前兩年,教育局聯同大學持續為新任校長提供特定課程(表2),此部分學習受到教育當局和相關大學的嚴格監察,新任校長必須參加。至於要求新任校長參加持續專業發展活動和編寫個人持續專業發展資料冊,並由辦學團體/校董會監察執行,此乃屬建議性措施而已,取決於校長專業發展的自覺性和校董會或校監對校長的專業監察。教育局及大學合力為新任校長提供的特定課程包括入職課程、有系統的支援課程與校長領導研習班三個部分。
 
  首先,由教育局主辦的新任校長入職課程,內容以學校行政及發展為中心,主要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6篇14個課題,分別是:學校行政管理概覽,教師註冊及相關事宜,資助學校則例,校本管理政策與法團校董會的運作,中小學資助則例(簡介、撥款種類及聘用事宜),員工請假、聘任和終止合約事宜,教職員請假及聘任的經驗和個案分享,學生內地交流計畫簡介,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分享,全校範圍的輔導及訓導,防止學童自殺,全校參與模式的融合教育,學校投訴的處理,學校領導的學習圈活動。第二部分包括11篇15個課題,分別是:在學校行政使用資訊科技、採購的運作與程式、學校財務審計、學校財務管理、與青少年相關的法律問題、員工團隊的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教育研討會、以評估資料提升學與教、校舍大修/緊急維修、學校危機處理、學校與媒體關係、雇用條例簡介、個人私隱條例、教育機會公平(防止性別、殘疾、家庭地位和種族歧視)、學校領導的學習圈活動。[22]
  其次,由教育局委託大學承辦的有系統的支援課程,將提供導師支援及協助建立校長網路。課程內容包括與學校相關的法律事宜、有效的財政管理、處理表現不良員工和員工不良行為、學校危機處理、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教育和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非教育範疇的出色領導等六個方面。與此同時,大學也會為新任校長安排一系列學校探訪活動,以及在資深校長的帶領下讓新任校長進行學校互訪和同行交流。
  此外,由教育局主辦的三天“校外評核人員課程”培訓,則是教導新任校長如何做好校內自我評估工作,並引領新任校長以校外評核人員的身份,對學校發展的“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及學生支援、學生表現”四大範疇進行實證為本的評核,從而增強新任校長領導與管治的意識和能力。新任校長完成有關培訓後,將有機會應用所學,於入職後的第三年起聯同教育局的評核人員進入他校進行為期約一周的駐校評核。
  再次,教育局也會委託內地的師範大學(3)“中學校長研習班”是由華東師範大學承辦,“小學校長研習班”則由北京師範大學承辦。2018年起中小學合併開班,改由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統一承辦。承辦為期一周的校長領導研習班,課程內容涉及教育及非教育範疇,藉以開闊新任校長的視野及提升其學校領導能力,並加強對內地的認識和瞭解。

(三)在職校長階段(入職後第三年起)
  校長入職後第三年起,教育局提出要持續支持校長發展和校長須自我發展的概念。具體而言,就是教育局一方面聯同大學等機構持續為校長提供各類型專業講座/工作坊等,讓校長自由報名參加。另一方面,教育局則提醒校長要不斷自我完善,並進一步對在職校長提出專業發展的方向性建議,要求辦學團體/校董會監察執行和支持校長持續專業發展。有關建議只供參考,執行與否關鍵在於校長的自我專業發展意識和校董會或校監對校長的監察意識和能力。


三、香港中小學校長培訓的特點

  香港之所以有優質的學校教育,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具備一套高效的校長培訓方案和擁有一批優秀的學校領導——校長。總體而言,由擬任校長到新入職校長,再到在職校長階段,香港中小學校長的培訓具有以下特點。
  其一,校長課程結構和培訓內容嚴謹且切合實際,培訓模式則靈活多變。課程結構系統化,由十分嚴謹到具有彈性;課程內容也以改善學校為目標,並由強調理論過渡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訓模式多樣化,由注重個體學習逐漸轉化為個體與社群相結合的學習模式,由強調理論講授到著重體驗學習。這樣的課程安排既能適合不同學習風格、照顧不同學習能力的校長專業發展的需要,又能確保所培訓出來的校長達到一定的專業水準並勝任日常的學校領導工作。
  其二,社會多方參與,共同培訓校長。教育局、大學、辦學團體/校董會以至界別以外的社會人士/機構等高度參與校長培訓。隨著時間的推移,校長領導經驗日積月累,教育局、大學對校長的培訓和專業發展之支持及監察角色逐漸淡化,辦學團體/校董會對校長持續專業發展的監察和支持角色相應增強,而校長則更多地被鼓勵主動學習。這正體現出香港社會對教育的重視,並且積極通過外部干預推動校長專業發展的特點。與此同時,又突出香港教育權力下放、校本管理的特色。
  其三,鼓勵競爭,甄選大學參與校長培訓。香港本地大學是通過投標方式,向教育局爭取開辦擬任校長和新任校長培訓課程,而教育局則根據大學的培訓經驗、能力和收費水準等指標,決定由哪一所大學承辦相關課程,並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監察。這種承辦校長培訓課程的方式能保證師資品質,確保培訓工作可以在大學之間的良性競爭中持續完善和提升。
  其四,善用公共資源,分擔培訓費用。擬任校長參加需要分析、報讀擬任校長課程乃至申請校長資格認證,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擬任校長追求個人事業發展的意向,因此他們須在擬任校長階段自行承擔相當部分的培訓費用。到新入職及在職校長階段,校長們已承擔起重大的社會責任,因此教育局會向他們提供免費的培訓機會,以確保香港社會能擁有一批高水準的校長。換言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校長培訓的財務承擔將逐漸增加,而校長接受專業培訓的財務承擔則相應減少,這正體現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合理運用教育資源的思路。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香港已具備一套行之有效的校長培訓方案。香港中小學擬任校長自2004年起都要先經過系統性的培訓,取得校長資格認證後方能上任,這能充分保證校長到任時已具備良好的素質。而新任校長在入職初期就能得到適時的支持和同行互助,使他們在事業的初期就能得到恰當的助力,在處理相關事務時更能事半功倍。入職後的第三年起,校長則有機會通過實踐學習和社會服務等方式,持續專業發展。此外,多方參與、共同培訓、形式多元、彈性培訓也確保了香港中小學校長的培訓模式能夠全面地照顧不同校長的專業發展需要,使新時代的香港中小學校長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帶領學校良性發展。

四、對新時代香港中小學校長培訓的展望

  雖然香港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的校長培訓方案,但在新時代背景下,社會急速發展,香港的教育系統亦須與時俱進、因時制宜地做出調整,而其中的領頭羊便是校長。為此,社會各方仍須積極創造條件,合力提升校長的學校領導能力。
  第一,教育當局和師訓大學宜加強對在職校長的專業支持,讓校長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中有足夠的機會或空間參加持續專業發展活動。例如教育當局可以參考新加坡的經驗,積極組織或資助校長出國考察和到內地學習,以拓展視野,學習先進經驗。而師訓大學也可積極邀請校長掛職和參與教育調研,或提供短期借調體驗學習的機會,讓校長能夠加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繫。此外,教育當局也可考慮以五年為單位,定期安排校長以休教研修的方式進行專業學習。這樣便能促進校長與時俱進、持續更新知識,提升其學校領導能力。
  第二,辦學團體/校董會宜建立機制,強化校長工作考績與個人專業發展的聯繫。因為隨著校長任期的增加,持續專業發展的自主性亦會逐步提升。而一般學校都缺乏相關的監察和支持機制,未能有效地確保校長持續專業發展能自覺且有效地進行,因此建議辦學團體/校董會優化現行的做法,完善校長的工作評價制度,建立校長工作績效與個人持續專業發展的聯繫機制。
  第三,教育當局應調整當前校長的薪酬制度,鼓勵校長持續專業進修。例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可以考慮以調升薪級點的形式,鼓勵校長修讀與教育相關的博士學位,從而提升教育領導能力;又或者應積極修訂現行以學校開班數目來厘定校長薪酬等級的做法,以鼓勵校長在少子化的社會環境下持續提升領導能力,進一步追求個人事業與學校事業的同步發展。
  第四,教育當局應根據社會形勢的發展,持續加強對香港校長的國史及國民教育。基於香港特殊的政治、社會和歷史背景,很多校長對國史和國情的認識未必全面而客觀,甚或出現偏差。而現行香港校長培訓課程或專業活動中,也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一節涉及公民及國民教育,實屬不足。因此教育當局應在未來的校長培訓課程中加強對擬任、新入職及在職校長的國學、國情、國史及國民教育,並定期組織香港、內地及其他地區的校長互訪和跟崗學習,共同探求德育及國民教育的良方。在資源許可的情況下,有關措施應逐步推廣至副校長培訓課程中,以提升未來及現職校長對相關教育範疇的領導意識和專業能力。
  誠如顧明遠教授所言:“教育的本質就是通過傳授知識、提高品德、啟迪智慧,培養促進社會發展的人才,是提高每個人的生命品質、提升生命價值的重要途徑。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無論是堅持和平,還是戰勝貧困、改善環境,都要依靠教育培養有遠大志向、能為人類造福的人才。”[23]要為社會培養人才,學校教育是關鍵,而當中的靈魂人物便是校長。[24]因此只有重視本地校長培訓工作,持續優化校長培訓方案,才能與時俱進地提升校長的領導水準。這也將確保香港在面向新時代的校長培訓模式和策略上能夠領先同業,而培訓成果則能夠貢獻社會、國家以至世界。

參考文獻:

[1]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Learning to Learn: The Way Forward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R/OL].[2020-11-05].https://www.edb.gov.hk/en/curriculum-development/cs-curriculum-doc-report/wf-in-cur/index.html.

[2]DAY C, GU QSAMMONS P. The Impact of Leadership on Student Outcomes: How Successful School Leaders Use Transformational an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o Make a Difference[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16, 52(2): 221-258.

[3]MARSH C, LEE J C K. Asias High Performing Education SystemThe Case of Hong Kong[M]. New York: Routledge,2014:320-337.

[4]Government of HKSAR. International study shows Hong Kong students continue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reading, mathematical and scientific literacy[Z/OL].(2016-12-06)[2020-11-10].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612/06/P2016120600679.htm.

[5]NG N. Hong Kong pupils among worlds best group problem-solvers (but Singapore tops the chart) [Z/OL].[2020-11-10].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education/article/2120897/hong-kong-pupils-among-worlds-best-group-problem-solvers.

[6]OECD. PISA 2015, Results in Focus[EB/OL].[2020-11-09].http://www.oecd.org/pisa/pisa-2015-results-in-focus.pdf.

[7]胡少偉,張勇邦,林碧珠,.香港小學校長的培訓需要及專業學習[J].香港教師中心學報,2016(15):85-99.

[8]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Teaching and School Leadership[Z/OL].[2020-11-10].https://www.education.gov.au/quality-teaching.

[9]BUSH T. Preparing Headteachers in England: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not Academic Learning[J].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2013, 41(4): 453-465.

[10]MURPHY J. The landscape of leadership preparationReframing the educ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M]. CA: Corwin Press,1992.

[11]BRUNDRETT M.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leadership preparation programmes in England and the USA: a comparative analysis[J]. Educational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2001,29(2):229-245.

[12]SERGIOVANNI T J. The PrincipalshipA Reflective Practice Perspective[M].Massachusetts:Alyn and Bacon,1991.

[13]National Policy Board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harlottesville, VA.Improving the Prepar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The Reform Agenda[Z].Ruffner Hall:University of Virginia, 1989.

[14]MURPHY J. Recultur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The LSLLC standards ten years out. Paper Prepared for the National Policy Board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EB/OL].[2020-11-09].http://npbea.org/wp-content/uploads/2017/05/ISLLC_10_years_9-03.pdf.

[15]LAUDER ANN. The new look in principal preparation programs[J]. NASSP Bulletin, 2000, 84(617):23-28.

[16]DARLING-HAMMOND L, LAPOINTE M, MEYERSON D, et al. Preparing school leaders for a changing worldLessons from exemplary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s[M].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Educational Leadership Institute,2007.

[17]WILDY H, CLARKE S. Principals on L-Plates: Rear View Mirror Reflection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2008, 46(6): 727-738.

[18]SCOTT S, WEBBER C F. Chapter 5 Principles for principal preparation in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alship: An international guide to principal preparation[J]. Advances in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2013, 1(19): 95-122.

[19]SLATER L, GARDUNO M G, et al. Frameworks for principal preparation and leadership development:Contribu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Principal Preparation (ISPP) [J].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2018, 32(3):126-134.

[20]香港教育署. 校長持續專業發展指引[Z].香港:香港教育署,2002.

[21]香港教育局. 教育局通告第1/2018[A].(檔號:EDB(SLPD)/CFP/POL/1),2018.

[22]香港教育局. 新任校長特定專業發展課程概覽[R/OL].(2017-08-11)[2020-11-06].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en/teacher/qualification-training-development/development/cpd-principals/materials/August%202017/20170811am_Designated%20Prog%20for%20NAPs.pdf.

[23]顧明遠. 習近平教育思想指引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前進方向——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教育思想()[EB/OL].(2017-07-26)[2020-11-08].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7n/2017_zl37/201707/t20170726_310114.html.

[24]中國教育學會. 教育新航向:校長領導與學校創新 [M]. 臺北:學富文化, 2017.

 

本文來源於《教師發展研究》2020年第4期,72-79頁。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編輯:陳思

微信校對:李騫

微信審核:田軍


《教師發展研究》為2018、2019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學術期刊數據庫教育學學科最受歡迎期刊;美國EBSCO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文匯報]創知生學皮影戲 育文化安全意識
2) [香港01]教育共享|向校園欺凌說「不」的關鍵是什麼?
3) [華南師大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學界視野 | 黃晶榕:公民科順利北上考察 有賴各方努力
4) [明報]公經社課本 引《憲法》談公民權利 均藉防疫闡「權利非無限制」 校長:糾舊科過分談自由
5) [文匯報]【師說新語】公民科順利北上考察 有賴各方努力
6) [香港中通社]全球校園霸淩令人髮指 成因對策幾何?
7) [抖音]其實不懂粵語來香港壓根不需要太擔心
8) [上海教育新聞網]在嘉定一中,香港青少年體驗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中華文化之旅”
9) [中國青年報]“無論時過境遷,我們都是一家人”
10) [人民日報]港澳青少年研學四川:體味巴蜀文化精神 感受四川發展變化
11) [小紅書]內地娃赴港插班迷茫,重視中文適合過渡中學
12) [四川觀察]港澳青少年四川專題研學活動圓滿結束
13) [川觀新聞]“美美與共 同心築夢”港澳青少年四川專題研學活動結束,學生收穫滿滿
14) [中國新聞網 ]港澳青少年“天府之國”研學 感受四川發展變化
15) [四川觀察]“美美與共 同心築夢”港澳青少年四川專題研學活動圓滿結束
16) [四川觀察]探尋古蜀文明 港澳研學青少年走進三星堆
17) [四川觀察]港澳研學青少年走進四川 根植文化自信
18) [四川觀察]同心築夢 港澳青少年走進四川
19) [四川觀察]四川新聞聯播丨港澳青少年四川專題研學活動圓滿結束
20) [川觀新聞]C視頻丨“太震撼!前人的智慧與精神讓人敬佩!”港澳青少年四川專題研學活動打卡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