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創知中學校長 黃晶榕博士
香港自1997年回歸祖國後,社會變得“泛政治化”,學校也不例外。有人認為校園不應談論政治,有人則認為學校是社會的縮影,談論政治是無可厚非的事。本人傾向於認同後者的觀點,惟師生在校園談論政治乃應從教育出發,並須符合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定立議題應該秉持良知和敬意
我們常說教師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故無論在考試或課堂討論時,都應謹慎擬題。例如早前在文憑試歷史科試題中出現的“你是否同意日本侵華對中國利多於弊?”應修訂為“日本侵華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或“日本侵華對中國帶來什麼傷害?”;又例如“香港是否應該定立《國安法》?”應修訂為“定立《國安法》對香港有什麼意義?”或“定立《國安法》對香港有什麼好處?”……前者表面上開放、可選擇,實際上已作方向性引導,容易使心智不成熟的學生產生錯誤的認知,繼而發展出極端的思想;後者傾向於中性至正面,有助引導學生對議題產生正確的認知和價值判斷。亦即是說,教師在可控或知情的情況下,應該懷有良知和敬意為學生定立政治議題,這才有助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四周環境,並熱愛自身的社會和國家。
其次,談論政治應該講求場合和方式
師生對政治感興趣乃自然不過的事,校園內任何話題都可以討論。惟教師首先應該秉持“良知和敬意”的原則,改寫議題,引導學生從積極或正面的方向思考問題。再於合適的場合,以恰當的方式讓學生討論。假如學生想討論過去一年“香港反修例政治風波”一事,教師可以配合通識科<今日香港>主題二有關“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這課題,於課堂上引導學生作批判性和多角度討論,繼而得出合情合理合憲合法、有助社會穩定並健康發展的結論。要是有學生在校園內以靜坐、罷課、謾罵、叫囂、塗鴉、貼標語、破壞、做手勢或拉人鏈等方式宣揚政治立場或表達政治訴求,教師須及時制止,並安排學生於課堂以外的時間和地點進行理性討論。這樣,才能教懂學生思想可奔放,惟行為須謹慎。
最後,教師能否正面引導是先決條件
在香港校園談論政治如此敏感,其實是因為相當部分校長和教師對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不信任,且長期缺乏民族情懷和家國意識,更深深地受到別有用心的傳媒、網絡、政客所洗腦,已失去辨別是非和正面引導學生討論政治議題的能力所致。另一些校長和教師則怕得罪其中一方的學生,故往往強調自己政治中立,課堂上讓不同立場的學生陳述正、反立場後就草草收兵,不敢作事實糾正和價值引導。故要改變當前這種困局,社會各方必先加強對校長和教師的引領、監察和更新,否則任何政治議題交到這類師長手上,最終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其一,激發起學生反政府情緒,繼而成為反社會和反國家的新力軍;其二,模糊了學生的是非觀念,誤以為凡事沒有對與錯,只要有理據,都可以接受。
香港回歸祖國23年,基於學校課程設計和社會泛政治化的現實,校園根本不可能不談論政治。惟教育的基本目的有二:一是培養學生的求生本領和生活智慧,二是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接班人。是故,師生在校園談論政治議題時,教師應該認清這一點,更要秉持良知和敬意,及講求場合和方式。只有這樣談論政治,才能引導學生走上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