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 中國為何支援非洲發展?黃晶榕
2019-02-25
時間:2019-02-25 03:17:54
筆者有幸於上月下旬參加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香港中心主辦、李文俊慈善基金贊助的埃塞俄比亞校長考察活動。在埃國期間,筆者與當地政府投資部門負責人、中國商會代表、孔子學院教授等人會面,並參觀了我國支援建設的基礎設施和所投資的企業,更獲得中國駐該國大使談踐先生等人接見。從多場對話中,筆者得悉我國有5萬人正以各種形式,積極支援着埃國發展,主要包括:交通基建、城市建設、電力供應、電訊網絡、工業製造等,贏得該國政府與人民的高度評價。
隨團的當地導遊風趣地說:「歐美國家來了非洲幾百年,以聖經換走了我們的資源;中國人民來了非洲幾十年,以實際建設改善了我們的生活。」
是的,為什麼我國會這麼努力為非洲國家搞建設、搞經濟呢?綜合會面所得,筆者有以下的理解:
第一,從人道主義而言,我國有責任支援非洲人民改善生活。正如習主席所言:「大國要有大國的風範!」我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960萬平方公里國土、14億人口、GDP排名世界第二、在聯合國會費中佔12%的大國。我們經過40年改革開放,已經解決了國內溫飽問題,可非洲多國人民普遍仍然生活在貧困與饑荒的困境下。作為大國,我們在同情非洲人民遭遇的同時,應該伸出援手幫助他們改善生活,這才是大國負責任的表現。
第二,從經濟角度而言,促進非洲經濟發展能產生互利共贏的效益。眾所周知,以美國為首的經濟發達國家,保護主義意識持續抬頭,我國產品、服務要打進這些國家的市場挑戰越來越大,故有必要開拓新市場,為國內企業尋找機遇,而非洲正提供了這樣一個潛在的發展平台。我國政府以至民營企業聯手支援非洲,最終換來的將是兩地經濟持續的增長、兩地人民生活持續的改善。
第三,從政治角度而言,國家之間互相支持將強化我國的國際地位。東西方冷戰雖然結束,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方方面面依然沒有放棄霸權主義,故我國有需要團結更多國家,來平衡當前世界的政治格局。世界上共有206個國家和地區,非洲就佔了54個國家和10個地區,政治力量不容忽視,故我國有需要加強與他們聯繫,這既符合兩地人民的意願,也有助提升我國自身的國際地位。
或者有人會這樣批評:我國政府慷人民之慨,把辛苦積累下來的血汗錢用在別國人民身上,這不是對我國貧窮地區的人民不公平嗎?有這種想法完全可以理解,惟大家得明白:我國政府花錢支援非洲國家,既有援助、有貸款、也有投資。情況有如2018年9月,習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所表示的:中國將用600億美元以政府援助、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融資等方式支援非洲發展,其中包括提供150億美元的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200億美元的信貸資金額度,設立100億美元的中非開發性金融專項資金和50億美元的自非洲進口貿易融資專項資金,並推動中國企業未來3年對非洲投資不少於100億美元。長遠而言,推動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將為我國的投資帶來持續的回報。
綜上所見,我國如此積極推動和支援非洲國家的發展,既幫助了非洲人民,也符合我國自身發展的戰略,充分體現出「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國際視野和發展理念。
創知中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