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大公網] 教育之聲/反對通識科改革的言論站不住腳創知中學校長 黃晶榕

2021-02-24

  通識科自2009年推出以來一直成為社會爭論的焦點,不少評論指出,回歸後一連串反社會反國家的亂象離不開本科種下的禍根。故是年二月二日,教育局終於出手,在課程理念和宗旨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修訂本科的課程架構和教學內容。惟自改革方案提出後,部分業界人士紛紛跳出來攻擊特區政府,抹黑改革方案,誤導社會大眾,企圖阻礙通識科革新。

  歪論一:增加國家層面的內容,乃是“國民教育科”復活。

  教育有兩項基本目的:一是培養學生的生活本領和事業競爭力,二是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接班人。故此,無論是公或私,學校都有責任要教導學生從認識到認同自己的國家,並成為一位良好的國民,“國民教育”不應該被污名化。

  其次,以往通識科課程架構鬆散、教材內容隨意,加上教學監管不力、考評蓄意引導,導致不少學生對自己的國家充滿誤解和偏見。因此,明確本科原有的國民教育目標,完善課程框架、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國民教育,培養“一國兩制”下香港學生的特區情懷、國家觀念和世界視野乃是理所當然,將使本科課程回歸本位,完全符合香港整體的教育目的、課程目標和當初設立本科的原意。再說,根據改革方案,就算本科叫做“社會和國民教育科”也並無不妥,因為社會和國民教育乃是香港學校當前做得最失敗的地方,正是未來課程與教學最需要關註的焦點。

  歪論二:設立“適用書目表”,會變成思想灌輸和政治宣傳。

  過往通識科雖為核心科,惟沒有嚴謹的課程架構、明確的學習內容和特定的教材,而坊間出版的課本也無須送檢。在這近乎零規管的情況下,通識科的學習材料不是來自意識形態偏頗的坊間課本,就是由前線教師從網路、報刊及各大媒體搜集得來、拼湊而成的校本教材。學生學什麼,幾乎都是由教師決定的,因此往往被別有用心的“黃師”騎劫,用作宣揚反社會、反國家的政治思想。而改革後的新課程,將杜絕上述缺失,因為送審通過後定立“適用書目表”,必將大大減少“黃師”運用毒教材進行政治洗腦的機會。難怪反對者會坐立不安,把攻擊目標瞄準到一張“適用書目表”上。

  歪論三:從反面引導討論會被指專業失當,甚至觸犯法例。

  有業界人士指責改革後的學科“只容許唱好國家”和“在課堂上批評社會和國家可能被罰,甚至觸犯法例被抓”。發出此等言論的人,不是幼稚無知,就是蓄意誤導。綜觀世界各地的基礎教育,都會正面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身處的環境,絕不會透過學校課程埋下仇恨社會和國家的種子在學生心田。因此,通識科改革後的課程取向與其他學科無異,將為學生提供正面的學習內容,培養健康的價值觀,絕不應再教學生所謂“違法達義、公民抗命”。同理,常識科不會和學生討論吸毒的好處,物理、化學和生物科不會教學生如何製造遙控炸彈和生化武器。至於教師根據課程目標,圍繞教學內容,運用正、反策略引導學生理解問題,從來沒有受到限制,根本無須擔心會違反教育專業,甚至觸犯法例被抓。發出這種言論的人,未免杞人憂天或危言聳聽吧!

  筆者奉勸別有用心的業界人士與其胡言亂語反對通識科改革,不如回歸本位,將心思放在課程實施及教師專業發展方面,例如如何協助部分通識科教師順利過渡到改革後的學科?如果仍有疑慮,則應主動約見教育官員釐清問題,反映意見,探討良方,這才是一位有識見、有良知和負責任教育界人士應做的事。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疁城和風]嘉定海外聯誼會赴香港開展“區區對接”工作
2) [文匯報]【師說新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國人應樹民族自信
3)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深港一家親 促進大灣區教育融合 ——記深圳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參訪香港華夏教育機構
4) [民政事務總署]九龍城區議員、何文田分區會及關愛隊參觀區内學校
5) [文匯報]創知生學皮影戲 育文化安全意識
6) [香港01]教育共享|向校園欺凌說「不」的關鍵是什麼?
7) [華南師大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學界視野 | 黃晶榕:公民科順利北上考察 有賴各方努力
8) [明報]公經社課本 引《憲法》談公民權利 均藉防疫闡「權利非無限制」 校長:糾舊科過分談自由
9) [文匯報]【師說新語】公民科順利北上考察 有賴各方努力
10) [香港中通社]全球校園霸淩令人髮指 成因對策幾何?
11) [抖音]其實不懂粵語來香港壓根不需要太擔心
12) [上海教育新聞網]在嘉定一中,香港青少年體驗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中華文化之旅”
13) [中國青年報]“無論時過境遷,我們都是一家人”
14) [人民日報]港澳青少年研學四川:體味巴蜀文化精神 感受四川發展變化
15) [小紅書]內地娃赴港插班迷茫,重視中文適合過渡中學
16) [四川觀察]港澳青少年四川專題研學活動圓滿結束
17) [川觀新聞]“美美與共 同心築夢”港澳青少年四川專題研學活動結束,學生收穫滿滿
18) [中國新聞網 ]港澳青少年“天府之國”研學 感受四川發展變化
19) [四川觀察]“美美與共 同心築夢”港澳青少年四川專題研學活動圓滿結束
20) [四川觀察]探尋古蜀文明 港澳研學青少年走進三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