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紫荊雜誌]善用中國傳統音樂 推動愛國教育

2023-06-01

本文作者創知中學校長、曲阜師範大學兼職教授黃晶榕博士

中國傳統音樂作為本文作者創知中學楊立群老師(實習)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凝結瑰寶,傳承發揚,貫穿歷史長河,並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其價值和意義不容小覷。中國傳統音樂按內容和形式可分為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和宮廷音樂。在如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正處在走向繁榮富強的關鍵階段,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建設尤為重要。中國傳統音樂作為文化精髓,已成為培養學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武器,使學生能更有信心與世界各民族平等對話和交流,爭做具有家國情懷和世界視野的國民。

中國傳統音樂的歷史內涵,能增強學生國民身份認同感和歸屬感。中國傳統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也是中華兒女身份的象徵。它是在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原音樂、西域音樂以及外國音樂的交流融合中形成發展起來的,記錄了人類社會變遷和歷史更迭。中國歷史發展的文化沉澱,可以追溯到世界上已發現最古老的樂器賈湖骨笛,距今已有8,000年。春秋戰國末期荀子《荀子·樂論》中提到“樂者,聖王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強調音樂對人的教化作用和禮儀制度。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西域文化的傳入,傳統音樂注入新的活力,為盛唐時期中國音樂的發展,萬國朝賀,將文化交流推到新高度做了鋪墊,都記錄了中華兒女的文明文化。中國傳統音樂作為中國文化史的縮影,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身文化,正視歷史。又以一種具有藝術性且更鮮活的方式去聆聽中國傳統音樂,能促進學生與歷史文化的連接,從而加強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中國傳統音樂地域特色鮮明,透過感受萬里山河,能激發學生家國情懷。歌曲是傳統音樂的基礎,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形成多種地方文化,風格迥異,音樂特色獨樹一幟。中國民歌數量衆多,按照形式將漢族民歌劃分為勞動號子、山歌、小調三種基本體裁。侗族的“大歌”、內蒙古“長調”、西北的“信天遊”等音樂形式豐富,山西民歌中的“開花調”,甘寧地區臨夏的“花兒”,福建的“南音”等,透過聆聽不同地方的民族音樂,可以感受地方特色。北方明清流行鼓詞類說唱音樂,如京韻大鼓、西河大鼓,南方則盛行秀麗的彈詞,以蘇州彈詞影響最大。通過展示這些傳統音樂作品,能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地域的特色和風土人情,從而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培養出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感。

強調中國傳統音樂愛國主題,能讓學生體會愛家愛國的深刻含義。有針對性的選擇曲目,能讓學生充分感受作品含義和內涵,在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領悟曲目的豐富內容,培養素質情操。比如中國傳統音樂名曲《二泉映月》,作者劉天華正值國家動蕩年間創作該曲,其內容真摯樸實,情緒飽滿,將底層人民無盡的幸酸與悲哀融入作品,娓娓道來。通過解讀作品背景,在感受悲痛的同時,能使學生意識到國家安定的重要性,融入對祖國統一的渴望。琵琶曲《狼牙山五壯士》,在吸收傳統琵琶“武曲”的基礎上,注入了少許新音樂風格創作,展現了戰士們不畏犧牲的英勇氣概,以及對戰爭的厭惡,從而引起華夏同胞的共鳴,達到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目的。

孔子在《韶樂》中評價,“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音樂作為對社會最具感染力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強調其娛樂價值,重要的是對人道德修養、精神品質的影響,具有人文教育的意義。中國傳統音樂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學生對國族身份的認同,並激發其愛國情懷,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使中華民族更有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61) [經濟日報]【AI觀課】新教師學習團參觀內地校AI觀課 教育局無回應引入否 議員:易變抽秤教師黑科技
62) [文匯報]讚中心助培訓教師 校長盼提供更多服務
63) [小紅書 港媽Adda]香港創知中學,被低估的親中愛國學校
64) [湖北省鄂州高中]鄂港心連心 共話育人夢
65) [荊楚網]香港創知中學來鄂州考察交流
66) [鄂州高中教育集團]鄂港心連心,共話育人夢 一一熱烈歡迎香港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博士及全體行政領導蒞臨我校考察交流
67) [紫荊雜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上海考察所見所思
68) [紫荊雜誌]第六屆“紫荊杯”全港中小學生紀念改革開放45周年知識競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成功舉辦
69) [廣州市南沙珠江中學教育集團]同根同心,粵港交流助友誼
70) [Now新聞]【時事全方位】高中生北上考察
71) [點新聞]創知中學及秀明小學交流團赴南沙 了解國情促文化交流
72) [明報]公民科內地團 九成校揀廣東 5天上海團校長:影響他級上課 惟體驗不止遊玩
73) [小水滴工作室]千里攜手 融情滬港——記香港創知中學內地考察實踐活動
74) [文匯報]學子手牽手 黔港一家親 香港貴州文化交流基金成立八周年暨2023年締結姊妹學校分享會
75) [水語文蔡朝霞創課空間]水訊播報 第七十七期 課堂學習深港“變異”,優化課堂殊路同歸
76) [今日華人CLUB]香港貴州文化交流基金成立八周年慶典暨 2023年締結姊妹學校分享會隆重舉行
77) [無線新聞]時事多面睇 直資新生源
78) [人民日報]深圳大學成功承辦“2023年香港中小學校長高級研修班”
79) [華人頭條-香港]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冠名贊助 愛國學校63人獲優秀班主任及優秀教學獎
80) [香港01]區議會選舉|政府研翌日學校假期要回校 校長:家長重視自會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