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港澳青少年研學四川:體味巴蜀文化精神 感受四川發展變化
2024-04-02
3月27日至31日,“美美與共 同心築夢”港澳師生專題研學活動在四川開啟。來自香港創知中學、香港福建中學(小西灣)、澳門培正中學、澳門培道中學4所學校的65名港澳師生走進鄧小平故里、三星堆博物館、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交大磁浮技術實驗室等四川省著名人文歷史文化區域和科技發展前沿重地參訪交流,體味巴蜀文化精神,感受四川發展變化,為自己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家國記憶。
溯源巴蜀文明,體味巴風蜀韻
師生們走進三星堆博物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依次參觀“天地人神”“巍然王都”“世紀逐夢”展館,集中瞭解了古蜀人民的祭祀禮儀、信仰崇拜以及古蜀時期的社會經濟環境、手工業技術發展,並得窺三星堆遺址的百年考古進程與矢志不渝的考古精神傳承。香港創知中學高一的小凱同學被青銅立人像所震撼,不停讚歎古蜀國鬼斧神工的青銅冶煉。
在都江堰秦堰樓,導遊繪聲繪色地講述李冰治水的故事。同學們入迷地聽著,並不時提問:“魚嘴的左邊是內江還是外江啊?”“安瀾索橋看上去是竹子做的,為什麼上面能載重這麼多人啊?”“竹籠框是不是就長那樣啊?”
在清幽古樸的杜甫草堂,師生們沉浸其中,惋惜于詩聖淒涼落寞的晚年,嘆服其宏偉抱負和崇高人格。
“寬窄巷子的文化牆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能在上面看到成都的百年發展縮影。”談及此行的感受,澳門培正中學的陳同學還特別強調了對成都美食的喜愛
陽光和煦,梨花簇生,沿途是可愛的黑白萌獸,耳畔是導遊輕聲普及的熊貓趣味知識,師生們在臥龍大熊貓苑與心心念念的大熊貓快樂“相遇”。
這裡的“原住民們”也似乎知道有遠道而來的小客人,十分賣力地“表演”起來,有些哼哧哼哧地甩著小尾巴爬樹,有些平躺在地用短短的四肢不停地轉動著足球,還有些一邊剖竹一邊進食,引來師生們一陣陣低聲的驚歎和歡笑。
除了聽導遊講解,師生們還通過中國臥龍大熊貓博物館的視頻、圖文、玩偶以及動物糞便等實物,詳細地瞭解了大熊貓的人工飼養、繁殖以及放歸、野外巡護和自然保護區管理事業的發展、外交史等內容,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科普。
在西南交通大學,師生們來到軌道交通運載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體驗上課,並進行了和諧號CRH380B動車駕駛模擬。
西南交通大學的胡老師帶來《探秘高鐵》的課程,給同學們講述了中國高鐵是如何從起步晚、起步低走向20年間6次大提速的重大事件並迎來自主智慧財產權領跑世界的輝煌成就的歷史。
課程結束後,胡老師祝願在座的港澳學子日後為祖國的科研事業以及復興偉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緬懷偉人英雄,厚植家國情懷
今年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誕辰120周年,也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師生們來到了鄧小平同志的母校廣安中學,3所學校分別與其簽訂姊妹學校合約,互贈錦旗和校園特色禮物。廣安中學教師周星佐為三地學生同上一節課,講述了鄧小平在80歲生日時為女兒鄧楠題寫的“戒懶”二字。來自鄧小平故里的講師則為同學們講述了鄧小平在法國求學的故事。一代偉人總結的人生哲理,讓三地學生汲取到學習和生活的智慧。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紀念館,一入館,再無人喧嘩,只余莊嚴與肅穆。看到陳列玻璃櫥窗裡保留著救災使用痕跡、帶著灰塵與血跡的一雙雙手套、一把把鐵鍬,師生們沉默地行注目禮,紅了眼眶。
“這次來的學生從來沒有經歷過地震,他們對地震的恐怖是毫無概念的。這次讓他們實地看到災後遺址,聽到那些悲壯的救援故事,對他們而言無疑是一次好的生命教育課程以及愛國教育課程。”澳門學校的一位隨行老師如是說。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本次活動旨在讓港澳學子切身感受祖國的繁榮發展,感悟同根同源的血脈聯繫,接受紅色洗禮,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從而使他們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高紅霞、實習生歐陽古月)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