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假學歷|評審局上年度識破5人涉用假學歷申請教席 已向執法機關舉報
2025-02-18
假學歷風波似有蔓延趨勢。繼去年爆出有大學生用假學歷申請入學,教育局表示,根據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提供的資料,在2023/24年度學歷評估過程、識別出涉及虛假學歷的申請中,有5宗涉及「教師註冊或教師聘任用途」。評審局已就有關個案向相關執法機關舉報。
據報5宗案件涉及3名中國護照持有人,另外兩人分別為本地人和持英國護照,全部涉嫌偽造外國大學學歷。
中學校長:申請教職時評審局屬學歷認證「第一關」
根據教育局規定,教師註冊申請人如持有非本地學歷,須提交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發出的學歷評估報告或其他有關學歷評估的文件。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向本報指,評審局是學歷認證的「第一關」,而非由學校或辦學團體核證,非本地學歷持有人向學校申請教席時,須連同評審局對海外學歷的評審文件提交,以便了解其海外學歷資歷,過程中亦會核證相關學歷真偽。
若持有本地學歷,李伊瑩稱只會在校方對應徵者學歷有懷疑時,才會在取得應徵者同意後,向本地院校提交查核學歷的申請。至於本地學歷會否同樣存在偽造風險?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認為,偽造本地大學學歷的機會不大,「要跟本地大學查學歷是比較容易,成本亦不高」,認為變相偽造本地學歷的風險較大。黃又指,面試時亦會與申請人了解大學課程和生活,若學歷屬偽造,亦會被發現。至於本地學校會否聘用非本地人擔任教師,培僑中學校長伍煥杰指,會期望教師曾經歷本港公開試、對教育體制有認識,甚少聘請內地人擔任教師。
評審局總幹事周慶邦回應本報查詢時稱,假學歷並非新鮮事,隨著有更多人持非本地學歷來港工作或升學,自然有更多人申請學歷評審,發現假學歷的機會亦會上升。他又表示,出現偽造本地學歷的機會較低,因與本地院校查核的程序相對容易,但提醒學界不應因為是本地學歷就完全信任,仍要警惕偽造的風險。
教局:已要求專上院校強化措施
教育局表示,香港的專上院校均訂立嚴謹收生標準和程序,以及清晰指引,以嚴格審查入學者的學歷證明、公開考試成績及相關文書。局方已要求專上院校採取強化措施,例如按情況要求入學前提交第三方機構的驗證證明,進一步確保學歷真實性。相關院校亦會嚴守把關責任,清楚展示對偽造或提供虛假學歷「零容忍」的立場。
局方續指,如發現違規情況,專上院校會立即果斷採取紀律行動,包括撤回錄取決定或取消學籍,並按情況轉介相關執法及簽證機關跟進。香港專上院校將會繼續因應日新月異的情況,不斷完善相關安排,維護學術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