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文匯報] 【專家之言】教界促公開劣行儆效尤

2021-03-01

●梁思韻強調,學校及老師應即時制止任何欺凌行為,並追究欺凌者責任。  香港文匯報 記者 攝

  教育研究工作者梁思韻表示,老師有義務保護學生,過往一些欺凌個案就是老師以及成人採「不干涉」方針,放任處理,令學生持續受傷害。她強調學校及老師應即時制止任何欺凌行為,讓校園回歸安全寧靜,並追究欺凌者責任,以及與家長加強溝通。

  香港優質家長學會總幹事奚炳松建議教育局、學校設立宣傳途徑,讓學生更明白校園欺凌的嚴重性,可能會對受害學生造成永久心理創傷及性格轉變,甚至演變成欺凌者令問題不斷持續,此外亦需要建立有效投訴機制,確保學校認真應對,不會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他認為,對待嚴重欺凌個案,學校應即時公開處理,讓所有人知曉欺凌者劣行並引以為戒,必要時可讓警方介入,相信可令欺凌行為收斂。

  教聯會副主席鄧飛表示,校園欺凌分為學生之間的欺凌,以及老師歧視與欺凌學生兩類,前者處理相對容易,後者則較為嚴重。他指處理欺凌最難之處在於取證,口頭上衝突只要咬死不認就變成「死無對證」,並認為改善校園欺凌的關鍵在於要改善整個大環境,重新樹立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對國家安全的尊重,才能抑制校園欺凌。

  冀借鏡內地制度跟進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則提到,內地於防治校園欺凌工作值得香港學習,例如教育部文件列明,不同部門會有系統的統籌協作處理欺凌事件,亦有專門監督的角色,措施既具體又實在,相比香港只強調「校本」處理全面很多。他提到,集中放權讓「校本」處理欺凌,學校或會因為校譽、名聲等諱莫如深,教育當局亦未能掌握整體情況,認為香港應積極參考內地對欺凌事件的處理措施,改善現行的處理方法,防患於未然。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虹宇

資料來源:文匯報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641) [大公網] 教育之聲/淺談“理想課程”和“經驗課程”鴻溝的產生創知中學校長、華南師範大學客座教授黃晶榕博士
642) [SCMP] Hong Kong teachers question what’s acceptable in the classroom under national security law
643) [香港新視點] 香港學生眼中的教育通識科
644) [文匯網] 教職員應宣誓 為學子樹榜樣
645) [大公報] 教育之聲/國民教育應多重進路且情理兼備創知中學校長 黃晶榕
646) [香港新聞網] 香港校長冀“國安教育日”喚醒學子銘記國家安全 
647) [温泓睿 頻道] 香港新視點20210306預告(粤語)
648) [文匯報] 【學生心聲】國教啟發志向 港生盼入北大
649) [文匯報] 【專家之言】教界促公開劣行儆效尤
650) [文匯報] 教局:「多重進路」推國安教育
651) [星島環球網] 教局:"多重進路"推國安教育
652) [大公網] 教育之聲/反對通識科改革的言論站不住腳創知中學校長 黃晶榕
653) [紫荊] 黃晶榕:反對通識科改革的言論站不住腳
654) [文匯報] 完成檢測中學復課 學生返校興奮
655) [大公網]減低風險/DSE四核心科 盡量安排本校應考
656) [大公報]教育線上/教局辦事處擬派樽 方便老師檢測
657) [明報] 小學年年六四祈禱 憂犯國安猶豫取消 支聯:近年少收學校邀請 寒蟬已現
658) [教師發展研究] 鄭志強,黃晶榕 | 香港中小學校長培訓的現狀、特點及未來展望
659) [紫荊] 熱烈反響!駱主任新春致辭鼓舞人心
660) [文匯報] 校長讚為復課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