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明報]公民科教辨疫情流言 教局教材:可查政府網站 存疑信息勿轉發

2022-03-18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期間時有未經證實信息流傳,教育局近日推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材,教學生疫下辨別虛假資訊。教材強調學生應到權威及有公信力網站例如政府部門網頁核實資訊,又稱親友或長輩「可能是出自關心和愛護轉發相關資訊,但不代表提供的信息必定正確」。有中學校長稱,早前出現搶購物資潮,教師藉機會教學生從多方求證傳言;又稱下學年起將採用校本教材,更有系統培養學生媒體素養。

教育局本月在公民科資源平台上載分辨虛假資訊的學生自學資源,其中一份投影片列出模擬對話,有人向朋友聲稱接獲在某部門工作人員的可靠消息;又指「疫情嚴重,寧可信其有」,要趕買日用品。教材提醒學生,相關「消息」未清楚來源,沒有網站連結供人查證;「寧可信其有」態度錯誤,無助尋求事實和真相。

應及時糾正親友有誤信息

針對上述模擬對話,教材引用2月底政府新聞網報道及政府facebook專頁「添馬台」帖文,稱真相是特首已呼籲市民勿誤信謠傳,產生不必要恐慌,而任何人在網上散布謠言引起公眾恐慌,如涉刑事成分,當局一定會嚴正執法。

教材建議學生,接獲轉發信息時應仔細分析內容,嘗試逐項找出不合情理之處,並查找有權威及公信力網站,舉例稱政府新聞處及衛生防護中心,加以引證。教材又提到,若親友轉發信息內容有誤,應及時糾正,不應轉發存疑和錯誤資料。教材同時提供例子,建議學生如何回應未核實資訊(見表)。
有中學製校本教材培養媒體素養

早前有關本港「封城」謠傳四起,市面出現搶購潮。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說,師生閒聊時談及,有學生開玩笑問教師有否儲糧,亦有學生質疑超市乘機「散貨」。黃說,教師會藉機會引導學生,教他們向多方求證傳言,勿胡亂轉發未經核實信息,最好等待政府官方公布。他說,以往教師透過早會及班主任課與學生討論時事、分析流傳資訊,坊間亦有機構舉辦有關媒體素養的講座,但相關活動時間有限,對學生的影響不夠深入,故其校正編製校本教材,新學年起在公民科及電腦科使用,盼更有系統培養學生的媒體及資訊素養。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21)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High rate of 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 quitting jobs
422) [文匯報]考生憂有人「瞞陽」應試
423) [星島日報]全日面授門檻 九成師生打兩針
424) [RTHK]當局研究為部分文憑試考生設特別試場 有校長認為可行
425) [明報]中學全日面授門檻 擬升至九成接種 校長憂復課風險 稱視情况續網課
426) [商業電台]中學恢復全日面授接種率要求提升至9成 有校長對達標有信心
427) [經濟日報]【復課】有中學將主動「谷針」安排無打針學生分開上課午膳 連鎮邦:所有學生應一視同仁
428) [紫荊]為港打氣!香港學生們作畫感謝抗疫工作者
429) [文匯報]叮!快查收全港學生給抗疫工作者的感謝信
430) [明報]公民科教辨疫情流言 教局教材:可查政府網站 存疑信息勿轉發
431) [文匯報]盡力做好防護 堅強共戰病毒
432) [文匯報]【我們為抗疫集氣系列】童心齊挺 奮力抗疫
433) [文匯報] 【我們為抗疫集氣系列】稚筆傳情 童敬英雄
434) [經濟日報]【校長專訪】11歲移居香港淪為留班生 創知中學校長發奮半工讀成教育博士
435) [文匯報]【我們為抗疫集氣系列】戰疫護港 童送祝福
436) [文匯報]【我們為抗疫集氣系列】疫境前行 童伴你身
437) [文匯報]疫情來勢洶洶 英雄挺身而出
438) [sundayKISS]穆斯林女生中學始學中文 爸爸反傳統鼓勵女兒讀書 3招助女兒入港大(她是本校畢業生)
439) [經濟日報]【第五波疫情】網傳何文田官中准快測陽性中六生回校考試 教育局:學校嚴格執行防疫措施
440) [曲阜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雲遊中華·傳習經典”港澳青少年語言文化線上冬令營順利閉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