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文匯報]參觀德慶學宮 讚嘆古人智慧

2023-04-14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帥誠 肇慶報道)創知中學公民科學生內地考察團昨日探訪了肇慶的文化遺產,包括在德慶學宮感受儒家文化,認識科舉制度;在黃岩洞探尋嶺南古人類化石遺蹟;在龍母祖廟了解當地民間信仰和民俗技藝。
在參觀德慶學宮時,學生林澤風對大成殿的木質卯榫結構讚不絕口。學宮屋簷和房樑設計採用了「四柱不頂」「減柱四根」「出跳最長」三大創新,在中國傳統古建築中都屬罕見,「在香港平時見到的大多數是西式建築,很少有這樣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在肇慶近距離觀察這些建築的細節才明白,古人的智慧有多偉大。」

在自由活動期間,一個標註了「狀元到案首」的轉盤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同學們紛紛轉動轉盤與「高中狀元」的字樣合影。

交流團又來到黃岩洞景區。時間正值中午,室外溫度一度接近攝氏30度,但一進入岩洞內,陰涼潮濕的空氣瞬間讓同學們大呼涼爽。「嶺南古人類14萬年前就懂得尋找冬暖夏涼的岩洞作為棲息地。」講解員介紹,黃岩洞是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典型洞穴遺址,也是嶺南母系氏族的搖籃。

「岩洞裏的古人類生活遺蹟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嶺南古人類就能夠使用工具,還會利用岩洞內的積水洗澡,足見早期人類的智慧,也證明了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化。」創知中學學生吳芯諭說。

在昨日最後一個考察點龍母祖廟,同學們看到了秦漢時期流傳下來的古建築。門框上的木雕、石牆上的石雕、磚雕和屋簷上的陶雕讓大家目不暇接,其中龍母的傳說故事和民間流傳至今的祭拜傳統,讓學生黃燁記憶猶新,「從當地祭拜龍母的傳統,可以反映出沿海地區民眾對風調雨順的期盼,也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體現。」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241) [文匯報]唱民歌彈琵琶 學歷史交朋友
242) [文匯報]參觀德慶學宮 讚嘆古人智慧
243) [文匯報]走出「石屎森林」 情繫西江水畔
244) [大公文匯]120港師生赴肇慶考察交流 3日行程體驗文化遺產保育
245) [點新聞]120港師生赴肇慶考察交流 3日行程體驗文化遺產保育
246) [點新聞頭條號]20港師生赴肇慶考察交流 3日行程體驗文化遺產保育
247) [蘇州市華僑文化促進會]“蘇港文化教育交流會”在蘇州北大新世紀世恒學校圓滿舉行
248) [蘇州市吳江區世恒學校]在世恒,和香港校長同聽一節課
249) [蘇州市吳江區世恒學校]世恒國際教育|“蘇港文化教育交流會”&DSE課程發佈會圓滿落幕!
250) [紅嶺中學深康部]深港牽手 友好交流——香港創知中學師生來校參觀交流
251) [經濟日報]【遊學團】多校率先復辦遊學團了解海外STEAM發展 久未出遊報名急增3成
252) [珠江人家]香港創知中學師生走進珠江學校,共上一堂課
253) [晴報]首批公社科考察團訪穗深2日1夜 8月底前料4萬學生參與 涉逾20主題
254) [明報]旅社缺人有中學延遲出發 考察後堂上小組匯報
255) [廣東二師附屬珠江學校]廣東二師附屬珠江學校和香港創知中學 「粵港姊妹學校交流活動」
256) [大公文匯]蔡若蓮:公民科內地考察亮點多 確保學生不走馬觀花
257) [文匯報]港生學兩會知識 探索展所長報國
258) [文匯報]學生:深化認識 兩會「深繫港未來」
259) [文匯報]校長:讓國家發展聯繫生涯規劃
260) [文匯報]「假如我是代表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