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明報] 黨報訪本港傳統愛國學校 盼大聲說出愛國愛港

2018-05-08

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日前就《國歌法》本地立法舉行公聽會。《人民日報》海外版刊出一篇題為〈香港學校:大聲說出愛國愛港〉的報道,引述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稱,全港逾10間的傳統愛國學校從數量看屬於鳳毛麟角,但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報道又引述天水圍香島中學一名學生表示,「國歌聲起,一種感動從廣闊的空間一直延伸至小小的心房,時間彷彿停止了。國旗在空中飄揚,是她孕育了我們。」

報道訪問「長期以來堅持愛國辦學」的學校,反思教育機構和工作者應如何看待國民教育、國歌與國旗等國家象徵。報道稱,「如果教師多選擇沉默、迴避,久而久之,可能導致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鄧飛表示,香島中學、培僑中學、福建中學、旺角勞工子弟學校等傳統愛國學校,早年在面對港英政府禁止畢業生報考紀律部隊或政府公職等打壓,但未有改變其愛國立場。

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校長黃錦良則指出,各國人們向自己國家的國旗和國歌表達敬意與情感,都是人之常情,「香港在中小學升國旗唱國歌,天經地義」。他認為,加上學校作為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最重要的場所,「如果連學校都不做,還可以在什麽地方推動」。

旺角勞工子弟學校校長黃晶榕指出,年輕一代受香港特有的歷史與政治環境影響,認為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放下政治成見,引導學生認識祖國。香港風采中學校長何漢權則指出,回歸後推動國民教育受到挫傷,實在有負一國兩制的美意,又稱無知者無情,指梁頌恆、游蕙禎公然辱國就是活生生惡例。

文章最後稱,現時本港「愛國正氣」在加速培育,國家觀念亦正在增強。

(人民日報海外版)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801) [大公報] 黃晶榕冀由鄉土情培育家國心
802) [文匯網訊] 培育愛國精神 升國旗唱國歌已成香港學校慣例
803) [明報] 黨報訪本港傳統愛國學校 盼大聲說出愛國愛港
804) [大公報] 文化密不可分 勿挑撥矛盾
805) [大公報] 勞校今秋易名「創知中學」
806) [東方、星島、文匯] 「勞工子弟中學」易名為「創知中學」公告
807) [大公報] 創科博覽遊 (中二甲 肖嘉輝)
808) [頭條日報] 港專60歲生日 林鄭畀面撐場
809) [大公報] 我不怕輸 (中五甲 李美英)
810) 應屆畢業生香曉穎同學榮獲「2017年多元卓越獎學金」
811) [大公報] 黃晶榕:港教育應配合國策
812) [大公報] 勞工子弟中學看《建軍大業》 感激革命先烈
813) [贵阳晚报] 山海牵手 两地桃李芬芳
814) [人民政協網] 沪港中学校长交流合作20年间的点滴记忆
815) [人民日報海外版] 香港各界以各种方式表示:决不能让辱国者进立法会
816) [文匯網訊] 香港各界:決不能讓辱國者進立法會
817) [大公報] 教界人士愤怒痛斥梁游“宣独”辱华教坏下一代
818) [人民日報海外版] 滬港中學校長論壇在上海舉行
819) [立場新聞] 人民日報海外版:決不能讓辱國者梁頌恆游蕙禎進立法會
820) [新華港澳台] 一個研習班的20年:與香港特區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