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紫荊雜誌]黃晶榕:維護學生精神健康 教師應做傾聽者

2024-11-04



本學年開學首半個月,香港已經有3名學童自殺身亡,再次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起學生情緒健康問題。事實上,為了加強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包括有自殺風險)的學生,教育局自2016—2017學年起一直鼓勵學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透過普及性、選擇性及針對性三個維度,促進學生精神健康。

4Rs元素助學生健康成長

後來因應學童自殺頻發,教育局於2023年底在全港中學推出「三層應急機制」,有關措施將一直延長至今年底。而自2024—2025學年起教育局又推出《4Rs精神健康約章》,以休息(Rest)、放鬆(Relaxation)、人際關係(Relationship)和抗逆力(Resilience)四個促進精神健康的重要元素為主軸,營造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

眾所周知,教師是除父母以外,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人,應如何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

筆者認為,教師積極聆聽是學生精神健康的最強後盾。教師聆聽是構建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與學生順暢溝通的要素。有了教師細心的聆聽,學生才會信任教師,樂意將心裏的開心、憂愁、煩惱與教師分享,從而使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時為學生排解憂愁。

著名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於教師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因此,教師聆聽作為通往學生內心世界的橋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在學校情景下,教師應如何聆聽?

細心聆聽 讓學生打開心扉

第一,爭取做一個專注、耐心的傾聽者。教師要做孩子們忠實的聽眾,以欣賞的、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位學生的表達和對話,包括無聲的體態語言,多聽多看少干預。

南京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李如密曾說,所謂教學就是師生的相互傾聽。課堂內,對於學生的回答,無論正確與否,教師帶有期許的認真傾聽,是對學生應有的尊重。課堂外,教師需要真誠地花點時間細心傾聽學生的想法、感受或理解。惟教師有時因過於忙碌,連課後都沒有時間好好聽完學生分享一件事,又或者在聽的過程中同時在幹其他事情,以至於聽完了也是毫無表情,胡亂敷衍一下。這樣,學生能敏銳地感覺到教師的不關心或冷漠,久而久之,這個教師自然得不到學生的信任,他們的心扉也隨之對該教師關閉起來。

第二,主動關心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教師需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動態,發現有個別學生情緒低落或者有異於常人的表現,就需要主動詢問,傾聽其心聲。通過真切的關懷引導學生敞開心扉,把所遇到的難題與困惑告訴教師,從而使教師能夠及時施予援手或者尋找其他專業幫助。

歸根結底,教師的角色在於傳道授業解惑,解惑的前提就是要用心聆聽學生的聲音,用情與學生對話,從而成為學生精神健康的最強後盾。

(筆者為創知中學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華南師範大學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1) [大同出版傳媒]大同之行丨香港70名教師來深開展教師發展日活動
2) [華南師大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學界視野 | 黃晶榕:杜絕雜音,內地考察不能動搖
3) [明報]人文科小一課本均引毁國旗新聞 課程發展議會:內容硬 未充分結合生活
4) [深圳市福田區紅嶺中學]深港教育共融,攜手共譜新篇 | 姊妹學校香港創知中學教師代表團來我校交流
5) [南華早報]Hong Kong schools don’t have enough teachers trained in AI, sector veterans say
6) [紫荊雜誌]杜絕雜音,內地考察交流不能動搖
7) [文匯報]【師說新語】發揮熱愛力量 靠死磕終成功
8) [香港工聯會]【深切悼念】傑出愛國工運領袖、工聯會前理事長、會務顧問潘江偉先生
9) [文匯報]校園多層面教國安 實踐體會息息相關
10) [大公文匯]國民和國安教研會今舉辦 陳國基冀青年學生自覺肩負維護國安責任
11) [經濟日報]假學歷|評審局上年度識破5人涉用假學歷申請教席 已向執法機關舉報
12) [文匯報]【師說新語】推廣家訪策略 讓教育更有溫度
13) [香港新聞網]DeepSeek等中國科企求賢若渴 反映時代趨勢
14) [明報]高才通能否緩解香港“殺校”危機
15) [文匯報]【師說新語】港應重視勞動教育 助學生育正確價值觀
16) [明報]航天擬納初中科學 配合「科教興國」 框架設新單元「地球與太空」 下學年試行
17) [華南師大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新聞簡報 | 第5期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論壇簡報
18) [小紅書]從廣州轉香港DSE,孩子後悔了!
19) [星島日報]直資創知中學營運儲備超上限
20) [文匯報]【師說新語】港校應增體育訓練 強體魄利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