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大公報] 16愛國港校榮獲國家教學一等獎

2019-09-11

  圖:香島中學校長黃頌良(左三)表示,獎項是國家對傳統愛國學校推行國民教育的肯定。圖為本年一月六機構代表收到消息時合影

  慶祝2019教師節表彰大會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今年首次有來自香港地區單位參加,並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香港愛國學校的國民教育實踐及探索)一等獎,涉及六家機構共16所中小學。有份獲獎的學校均表示,這是國家教育部對本港國民教育的肯定。部分學校更分享推動國教心得,認為深耕細作、從教學活動滲透,可讓學生對國家由認識走向認同,培養由衷的家國情懷。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由中國國務院批準的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最高獎項,每四年評審一次,去年首次將港澳納入申報範圍,候選項目由香港教育局統籌送交國家教育部評審。這次得獎項目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育機構、漢華教育機構、香島教育機構、培僑教育機構、香港勞校教育機構及旅港福建商會教育基金,六所教育機構共同申報。

  有份獲獎的學校都表示,這是對傳統愛國學校的一份肯定。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對此感到非常榮幸和高興,尤其這是首次有香港學校,特別是傳統愛國學校得到這份專業殊榮,是對教育機構的專業作出肯定。香島中學校長黃頌良認為,獎項亦對前線老師帶來鼓勵,校方對此感到非常光榮。他分享說,該校推校本“中史及社會科學科”,助學生有系統認識國家及近代史。

  漢華中學校長關颕斌認為,學校多年來走過無數不平坦的道路,獎項不但鼓勵學校,亦是對機構的教育界前輩多年堅持國教科作出肯定。他說,學校回歸前已有學習團前往內地考察,希望學生透過體驗學習認識國家。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對能獲獎表示興奮,他認為新時代的愛國教育最重要是多元化,迎合不同人的需要,從課程滲透、潛移默化,少說教,最重要是學生在學校認識國民身份和國家歷史。他舉例,學校會教導學生,每個香港人有多重身份,例如世界公民、國家公民、香港人,亦各有祖籍,提醒他們各個身份並無衝突,要學懂接受。

  對國家由認識走向認同

  培僑書院副校長王惠成亦指出,九七年前後推動國教比較困難,人心未回歸,很多香港年輕人對國家不了解,學校亦須因應新時代使用不同教學策略,期望透過教育為國家作出貢獻,這次獲得如此高的殊榮,是對香港學校堅持國民教育的認同。他分享說,學校每周都會安排升國旗儀式,並在國旗下講話,由每班代表負責,學生可以按校方及教師提供的大主題下自由發揮,例如在台上分享少數民族的飲食、服裝知識,探討環保議題等。他說,透過各種活動,提高學生國民意識,對國家產生感情,包括為學生提供生活體驗營,學生需要回內地一周,有的進行軍訓、有的學習農耕,亦有些在內地城市進行考察。

按此進入大公報新聞網:16愛國港校榮獲國家教學一等獎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661) [大公報-教育佳] 再論通識教育科的前景與出路
創知中學校長 黃晶榕博士
662) [大公報 - 教育佳] 從“知情意行”滲透價值觀教育
創知中學校長 黃晶榕博士
663) [大公報 - 教育佳] 黃晶榕:國民教育,勢在必行
664) [大公報 - 教育佳] 阻礙學校改革的三座大山
665) [大公報] 「疫境」當自醒 師生齊抗疫
創知中學校長 黃晶榕博士
666) [大公网教育佳] 創知師生與姊妹學校有個約會
667) [大公報 - 教育佳] 創知中學 黃晶榕校長新春賀詞
668) [大公報] 教育短評:教師要用愛和榜樣教育學生
創知中學校長 黃晶榕博士
669) [禾視頻] 以球會友 香港創知中學師生來秀洲交流
670)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秀洲實驗學校 微信] 你我一家 溫暖同行 ——浙師大秀洲附校與香港創知中學學生互動交流活動
671) [椒江教育 微信] 家國心,姊妹情!香港創知中學師生來椒江交流訪問
672) [大公報] 教育短評香港的教育有什麼病?創知中學校長 黃晶榕博士
673) [東網] 校友訪問:巴裔港女中學始學中文 憑努力入大學盼貢獻香港
674) [大公報] 16愛國港校榮獲國家教學一等獎
675) [文匯報]「希望學生明白,大家都是一家人」
676) [文匯報] 升國旗弘正氣 拒罷課遏歪風
677) [央視網] 香港迎來開學日 校方做好開學前準備工作
678) [新浪新聞]《新聞聯播》提醒香港學生:明天開學 不要遲到
679) [文匯報] 欺凌警子嚴處分 涉暴師生或開除
680) [文匯報] 倪明選勉創知畢業生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