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大公報] 文化密不可分 勿挑撥矛盾

2018-05-04

【大公報訊】記者呂少群報道:本港主流中小學教學語言以廣東話為主的政策推行二十年。不過,有人翻出教育局網站一篇舊文,質疑是否堅持以普通話作為中文正統,回應者甚至指摘局方存心矮化粵語。對此,有熟悉粵語的人士呼籲不要存有大粵語主義及孩子氣爭拗,資深語文教師黃晶榕促請互相包容,讓語言發揮可以與最多人溝通的實際作用。

  迴歸以後,本港推行兩文三語政策,又于1998年起以大多數港人日常運用的廣東話作為課堂教學語言之一,同時鼓勵以普通話教中文。近日有人在教育局網站找到2013年上載的學者文章,該文稱粵語不是香港人的母語,只是方言。網上隨即有連串貼文,借題發揮批評教育局要續推“普教中”,前中大講師歐陽偉豪甚至指摘教育局背後有矮化粵語,或壓抑粵語的強烈動機云云。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天指出,該篇文章早於2013年已上載局方網頁。他説,本港小學教育都是以廣東話為主,所以可以清楚看到教學語言上政府的立場。

  宜摒棄大粵語主義 粵普互融

  熟悉粵語的資深出版人梁振輝對大公報記者表示,坊間有一些人似乎刻意以所謂“保育廣東話”為名,來對抗“普教中”以至中央,這些做法完全不正確。

  梁振輝説,粵語是中國方言之一,這毋須爭拗。他呼籲,不要一説廣東話不是母語,就即時反應不可接受。“不要有大粵語主義,不要孩子氣的爭拗。”他長期在大公報和文匯報撰寫粵語專欄,又中又英,又古又今,反映了文化密不可分,也説明對粵語的重視。

  資深語文教師、勞工子弟中學校長黃晶榕説,粵語與普通話各有長短,宜相互包容,兩者不應該是對立,或者二擇其一的關係,要減少不必要爭拗。如果掌握這種語言有利於更好的發展機會,多學一種語言當然是好事。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701) [大公報] 六機構推動國教 獲國家級一等獎
702) [橙新聞] 國家教學成果獎香港首參與 6辦學機構推動國教項目獲一等獎
703) [星島日報] 16中小學首獲國家級教學獎
704) [大公報] 教育要培養怎樣的人?
705) [大公報] 創知中學妙韻繞樑賀國慶
706) [中央民族乐团微信] 中央民族乐团参加第十九届“香江明月夜”演出记程
707) [椒江同心细胞微平台]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香港椒江同乡会成立十一周年庆典活动在港举行
708) [大公報] 高鐵便利姊妹學校往來 學界熱盼
709) [大公報] 姊妹校獲津貼15萬本學年起恆常化
710) [舟山广播电视] 青春飛揚2018 香港青年浙江行
711) [文匯報] 勞校畢業禮 科大副校勉規劃未來
712) [大公報] 畢業典禮──邁向“創知”新里程
713) [大公報] 黃晶榕冀由鄉土情培育家國心
714) [文匯網訊] 培育愛國精神 升國旗唱國歌已成香港學校慣例
715) [明報] 黨報訪本港傳統愛國學校 盼大聲說出愛國愛港
716) [大公報] 文化密不可分 勿挑撥矛盾
717) [大公報] 勞校今秋易名「創知中學」
718) [東方、星島、文匯] 「勞工子弟中學」易名為「創知中學」公告
719) [大公報] 創科博覽遊 (中二甲 肖嘉輝)
720) [頭條日報] 港專60歲生日 林鄭畀面撐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