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 教育要培養怎樣的人?
2018-10-31
創知中學校長 黃晶榕博士
全國教育大會2018年9月10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主席在會議上提到「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雖然擁有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惟從教育角度而言,習主席所提出來的問題具有跨時空的普遍意義,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議題。筆者認為,教育的核心應該是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起碼應該包括以下三項:
一、要培養學生尊師重道的精神
誠如荀子所言,「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是以習主席在大會上指出,「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眾所周知,尊師重道是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社會各方都應該回歸教育初心和教育本質,一方面要積極宣講,肯定教師的價值和專業地位;另一方面要杜絕政治入侵校園,干擾學校運作,貶低教師形象,破壞師生關係。
二、要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精神
習主席在大會上也指出,教育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缺一不可的人才。」這段話突出了「勞動」的重要性。即是要求學校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換言之,在家中,父母要教懂子女認清個人責任,並要求孩子身體力行做好家務及照顧長幼。在學校,教師宜為學生創設更多勞動學習的機會,例如可以逐步把課室清潔服務的責任交給學生,並持續組織學生參與社區勞動服務等。
三、要培養學生主動性和自制力
主動性即是以內在興趣為核心,以探究精神、好奇心為主,繼而做出自發行為。人在這顆種子的作用下,做事情是高興的、愉快的,舒適的。而自制力則是要有規則、有底線、遵紀守法、有職業道德。例如,遵守交通規則、晚上按時睡覺、白天按時上課,完成老師交給的家庭作業等(孫雲曉,2018)。主動性與自制力缺一不可,就以駕駛為例,如果你不懂得踩油門以啟動引擎,汽車就不會動起來。相反,要是你不懂得煞車,相信沒有人敢乘搭你駕駛的汽車。
教育就是要教懂學生具備這兩種精神、態度與能力,絕不能橫衝直撞,最終導致車毀人亡。這見解與北師大陳會昌(2016)近二十年的追蹤研究結果不謀而合: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的兩顆種子正是主動性和自制力。由此可見,主動性與自制力正是健康社會的要素。如此類推,當我們在教導青少年認清義務和權利、集體和個人、一國和兩制等對立概念時,都宜再三強調「義務」、「集體」和「一國」是前提,不遵守前提,就沒有個人權益或自由可言。
「行之正道,毋懼批評」,在當前道德迷茫、社會失序、價值衝突的困境下,各方教育領導宜勇敢站出來,官民合作,共同引導21萬學校教育工作者和122萬學生的父母走上正道,合力把我們年輕的一代教育成為德才兼備,有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的人才,這才是香港之福、國家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