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點新聞]「美美與共·同心築夢」香港創知中學內蒙古考察交流活動

2024-08-23


文/創知中學

為了讓香港教師進一步了解國情,並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教育專業交流,紫荊文化集團主辦,大同出版傳媒、內蒙古出版集團承辦「美美與共·同心築夢」香港創知中學內蒙古考察交流活動,共6日5夜的交流團讓來自祖國南方的教師有着前所未有的生活體驗,各位教師亦洋洋灑灑,寫下連日來緊密而精彩的行程所沉澱的思考成果。

《啟迪心靈,共築兩地教育夢――內蒙古呼倫貝爾教育與文化考察之旅》

內地赴香港創知中學交流教師 廖蓓琳老師

創知中學校長 黃晶榕博士

我倆作為來自祖國南方的校長和教師,此次能夠一起跨越四千公里來到祖國東北部,踏上內蒙古呼倫貝爾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進行一場深刻的教育與文化考察之旅,是一次極其寶貴且意義非凡的經歷。在這片歷史悠久、自然風光壯麗的土地上,我們不僅領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深刻地體會到祖國不同地域文化之間的獨特魅力與相互融合的重要性。此次考察交流,不僅是對我們自身視野的拓寬,更是對未來如何組織香港學生赴內地考察、促進兩地教育交流與合作的深刻思考。

一、自然之美,觸動心靈

內蒙古呼倫貝爾的草原、湖泊、河流、濕地、樹林和天空,每一處都以其獨有的方式訴說着大自然的壯麗與和諧。站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望着藍天白雲下悠然自得的駿馬和牛羊,我們彷彿能感受到大地母親的呼吸,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與淨化。而當夜幕降臨,呼倫貝爾的星空則成為了另一道令人震撼的風景線。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與光污染,這裏的星空顯得格外清澈與明亮。抬頭仰望,只見滿天繁星,如同鑲嵌在黑色天鵝絨上的鑽石,閃爍着迷人的光芒。在這樣的星空下,我們彷彿能聽見時間的腳步聲,感受到自己與宇宙之間那份微妙的聯繫。這種震撼與感動,這般與自然親密接觸的體驗,讓人不忍打擾。這是最好培養環境保護意識的方式,同時也是最好的環境教育素材。

猶記得在乘風前行的遊船上,隨着波浪輕搖,海風輕拂,帶來一絲絲涼爽與愜意。陽光灑在呼倫湖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輝點點,與遠處天空的蔚藍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卷。在這樣的美景之中,同行的老師們都被這份寧靜與壯闊深深觸動,目光交匯中流露出一種無需言語便能理解的默契。大家深知作為教育工作者,肩上承載着培養未來、傳遞希望、弘揚民族文化的重任。在這樣的時刻,一種強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促使老師們鄭重地許下了要為國為港培養棟樑的承諾。剎那間,向天空伸出的一隻隻手,是老師們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與堅定信念的最質朴表達。

二、文化之韻,增進理解

內蒙古不僅自然風光迷人,其豐富的民族文化更是令人歎為觀止。從蒙古包到馬頭琴,從馬鞍到蒙古族服飾,每一處細節都透露出蒙古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從古老民族到邊疆歷史,每一個故事都是生動的教科書。在與當地牧民的交流中,我們深刻地感受到蒙古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也體會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生活的差異與共性。

而滿洲里這座與俄羅斯和蒙古國交接、充滿異域風情的小城市,更是拓寬了我們的國際視野,也增進了大家對多元文化共處共融的理解。

內地考察要是能夠做到實處,的確可以深入探索並親身體驗當地文化,其核心在於「近一點,再近一點」的理念。這不僅僅是指物理距離上的接近,更是心靈與情感上的貼近,是對當地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全面感知與融入。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和「百聞不如一見」,在祖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蘊藏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獨特的地域風情和多彩的民族文化,這些都需要我們親自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番,才能夠真正理解和領悟當中的美與善。

三、教育之思,共創未來

在此次深入祖國東北的考察之旅中,我們也有幸踏入姊妹學校——海拉爾第二中學這片充滿智慧與希望的沃土。這所學校的校訓是「遵自然之規,循做人之道,育民族英才」,不僅是對學生成長的深切期望,更是對教育本質的深刻洞察與踐行。「遵自然之規」,這一理念強調了教育應遵循自然法則,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天性與發展規律。而在我們眼中對「遵自然之規」的另一詮釋是:教育應根植於當地自然文化的培養。

呼倫貝爾,這片位於內蒙古的美麗土地,以其廣袤的草原、壯麗的山川和獨特的民族文化,展現出一幅與香港截然不同的教育生態畫卷。在這裏,我們親眼看到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如何深刻地影響着學生們的成長。草原的遼闊無垠教會了他們心胸開闊、包容萬物;四季的更迭變換讓他們學會了順應自然、敬畏生命;而豐富的民族文化更是為他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與創造力。這種基於地域特色的教育模式,與香港快節奏、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不同地域文化對教育理念與實踐的深遠影響。

通過對比不同地域的教育模式和文化特色,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內蒙古和香港各自的優勢與不足,從而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這對提升教師教育水平,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全球視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在內地考察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所在地域文化的獨特性和價值所在,從而增強文化自信和歸屬感。同時,他們能夠學習到其他地域文化的優點和長處,學會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培養出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這正是香港近年積極組織學生前往內地不同地域考察交流的意義所在。

此次內蒙古呼倫貝爾教育與文化考察之旅,讓我們更加堅信,每一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底蘊、歷史傳承和社會風貌,而教育正是這些多方元素相互融合、相互理解的紐帶,是連接不同地域的重要橋樑。

四、結語完文,意猶未盡

內蒙古呼倫貝爾之行,不僅是一次身體上的遷徙,更是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它讓我們能夠在這營營役役的日常生活中放空自己,也讓我們更加堅信: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文化的傳承、心靈的啟迪和視野的拓展。

我們將把這份感悟轉化為行動,努力成為連接香港與內地教育交流的使者,為兩地學生打開一扇扇通往廣闊世界的窗,讓他們在探索中成長,在交流中進步;我們也將努力與兩地校長和教師一起,共同書寫屬於中華民族未來教育的精彩篇章。

《美美與共,同心築夢——內蒙古考察交流活動感悟》

創知中學數學組 賀坤老師

今年7月27日到8月1日,本人有幸參加「美美與共,同心築夢——創知中學內蒙古考察交流團」,經歷了許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看到大草原;第一次看到萬馬奔騰的景象;第一次看到原始白樺林的神秘與倔強;第一次與眾多同事參加篝火晚會,燃放煙花即興熱舞;第一次住蒙古包,抬頭就是星空;第一次於夜深人靜的子時在額爾古納河畔觀望滿天星星,找北斗星;第一次凌晨三點半起床看日出……收穫頗豐,感慨良多,我和身邊的老師們都被震撼、被感染、被感動。以下,我嘗試列舉三個篇章與大家分享:

一、草原篇

草原上的天空,藍的像油畫,雲朵白的像棉花糖。原來腦海裏只有無邊無際的大海,現在有了一望無垠的草原。在莫日格勒草原和岑主任、盧老師見到了茫茫的大草原,成群結隊的牛羊,聊起「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那一刻三人相視而笑,剎那間理解「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般的灑脫。抬頭是蒼穹,低頭是綠海,頗有往來如煙,自在隨心之感。

二、白樺林篇

走進白樺林似初入迷宮,白樺樹棵棵挺拔聳立。沒走兩步,對植物信手拈來的當地導遊王博義先生開始侃侃而談:可否食用、藥用價值、生長方式;王導遊的聲音還猶在耳邊「這個橢圓形葉子的植物能治療腸道疾病……」那一刻我感受到的已不僅是白樺林的美景,而是進一步理解了「生命」的偉大不止於動物,更有植物。觀萬物的繁衍生息讓我想到保護自然,愛護生態環境,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對此我們應有緊迫感,力爭保護生命的循環和無限可能性。其實這一點香港也做得很好,值得稱讚。在香港郊野公園隨處可見原生態植物、動物,比如在北方室內養殖的植物,在香港都可以在野外生長,可以見到猴子、黃牛、野豬的身影,各式各樣的小鳥自由橫行,身型各異的昆蟲在樹葉間隨意穿梭,一切是那樣和諧美好。

三、人物篇

這幾天老師們對自然景觀、人文美食從不同角度的影像、抓拍形成「創知力量」,相信回去會帶給同學們更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和見聞,讓同學對內蒙古、對呼倫貝爾、對草原、對額爾古納河、對呼倫湖等等有更鮮活立體的認識。是次交流學習的感悟和收穫必將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再轉化至教學實踐中。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省也。學習路上,師者先行,我們老師做到了。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感謝一路陪伴的所有創知人,「美美與共,同心築夢」。

《內蒙古之旅所見所感》

創知中學中文組鄺麗君老師

6日5夜的內蒙古之旅讓我收穫滿滿,印象深刻。這是我第一次跟學校同事跨越3800公里來到我國的最北方——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市,心情特別興奮。

坐上香港中午12點的飛機,到達時已經是繁星點點的夜色。這裏溫差比較大,白天是炎炎夏日,一下飛機,涼意襲來,讓人神清氣爽。步出機場大堂,內蒙古同胞對我們非常重視和熱情,做了一個簡單而又隆重的歡迎儀式。

內蒙古是孕育遊牧民族文化的搖籃,都市人來到內蒙,最渴望的一定是大草原的風采。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在前往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路上,我們非常雀躍,生活在都市的香港人未曾在現實生活中看過大草原。所以當旅遊車駛進草原時,大家都按捺不住,舉起手機不停拍攝外面的自然風光;有朋友見到牛群羊群,不由地歡呼起來:「你們看,右邊有一大群羊群!」大家立馬轉向右邊拍照。想不到大家的動作如此一致。也是的,大家也是第一次走進了這個陌生而又美麗的世界:青青的草原一望無垠,蔚藍的天空飄着朵朵碩大的白雲,大自然的調色恰到好處,畫面令人心曠神怡。我們像剛出門的孩子,在草原上奔跑、跳躍、躺臥、擺出不同的姿勢盡情地拍照,拋開所有的煩惱。大家爭取每分每秒拍照,到了黃昏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乘坐汽車回酒店時經歷了多個小時,但我的眼睛仍然不想離開這片大草原,因為她震撼了我,讓來自南方的我感受到祖國的地大物博。我靜靜地思考:香港也許有這樣的天空,但需要跑到郊外去才能看到,而能夠看到那片綠得清澈而簡單的草原就更加難得了。繁忙的都市人如果能多看看這些簡單和美麗的景色,一定有助洗去腦海中的煩惱,使心靈回歸平靜和澄明。

除了大草原,額爾古納濕地公園也令我非常難忘。它被譽為天下第一濕地,我們先爬上山頂,從高處俯瞰整個濕地面貌,河流如銀色的絲帶蜿蜒飄向遠方。濕地旁邊不遠處是一片色彩繽紛的民居,如朝氣蓬勃的繁花,活潑得讓人喜愛。民居旁邊是一片青青的大草原,給人騰出無限的空間。濕地、民居和大草原三者像手牽手的好朋友,大自然給人類一個安居,人類給大自然一個保護,互相幫助,相得益彰。短短幾天,我的感覺是內蒙的人民對這片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珍而重之,沒有隨意開發破壞。導遊王博義先生每每談到草原、白樺林、濕地等,臉上總洋溢着自豪,言語流露的都是對這片土地的珍愛,令人感動。

內蒙古令我感觸的不僅是她的自然風光,還有她的風土人情。第三天晚上,我們按照蒙古人的儀式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當中有烤全羊。蒙古族是個熱情的民族,吃飯前,我們載歌載舞,觥籌交錯,盡情享受宴酣之樂。晚餐後的篝火晚會更是令我們情緒高漲。城市人只在電視上看過篝火晚會,卻沒有參與過,我們這一次終於體驗到了。主持人訓練有素,簡單講解了活動,大家繞着熊熊燃燒的篝火,圍成了一大一小的兩個圈。音樂一放,風趣幽默的小胖哥第一個跳出來舞動身體,動作滑稽而靈動,引人發笑。音樂時而深情悠揚,時而雄壯高昂,慢慢地鬆開了我們的壓力袋,大家盡情地唱歌跳舞。那天晚上除了篝火,還有璀璨的煙花相伴。我們有看煙花的,有放煙花的,玩得不亦樂乎!這個晚上,我們更接近了:平日工作繁忙,同事間除了同個部門,大多數都是點點頭打招呼,沒有很多時間交流,這個晚會,我們可以一起跳舞、一起歡笑、一起交談,變得更熟絡了。除了我們創知一家,香港與內蒙的距離也近了,我們了解到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對很多事情有了更多的尊重和欣賞。

這次旅行收穫很多,無法一一細說。最後,我由衷地感謝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帶給我們創知中學同事這麼有意義的生命之旅。日後,我希望有機會帶同我的孩子和學生也來體驗一下祖國的蒙古風情。

《世代相傳 潤物無聲:內蒙古交流團後感》

創知中學英文組 盧顯珺老師

2024年7月,我和一眾創知中學同事有幸踏足內蒙古,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奔跑,躺臥在翠綠的大草原,呼吸新鮮的空氣,傾聽悅耳的風聲,仰望最純潔的藍天白雲,放下工作,釋放心情,自由自在,投入大自然當中,深入感受內蒙古的風土人情、文化底蘊,別有一番感受。

十年匆匆 發展迅速

猶記得第一次踏足內蒙,已經是十年前了。十年前,內蒙古仍是一個待開發的自治區,周邊的環境、設施相對落後。十年前的蒙古包是傳統帳篷,主要是由帆布、木地板構造而成。十年後的蒙古包不但提升帳篷設施,更進行了豪華版的升級改造,例如:玻璃屋的設計可以讓遊客躺在舒適的床上,飽覽夜空上的星星。由此可見,國家在過去的時間對內蒙古的發展及支持相當大,不但為遊客提供更好的環境享受,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假日休閒的好地方,進一步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馬上馳騁 耐力表現

常言道「十年人事幾番新」,但在急速的發展中,內蒙古仍能保持着它們獨特的文化,依舊精彩地活出「馬背族」的精髓——豪邁奔放,堅毅勇敢。行程中,我們有幸能親騎駿馬,在草原上漫步。雖是漫步,但已讓人驚心動魄,一方面懼怕會從馬背上摔下來,另一方面又萬般期盼騎着駿馬在草原上馳騁,穿越令人心曠神怡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接着,我們有機會欣賞精彩的馬術表演,一開始,萬馬奔騰,燃起了現場熱熾的氣氛。繼而是各種內蒙古年青騎手與馬匹的表演,在奔騰的馬背上,騎手時而直立,時而倒臥,時而翻側,從容自在,不時更向觀眾投以逗趣的表情,完美演繹多個極高難度的動作,讓人熱血沸騰。一場精彩的表演,讓我深深感受到內蒙古人與馬匹密不可分的關係。馴馬,需要耐心、愛心和勇氣。一場精湛的馬術表演,需要無比的信任、艱苦的磨練和用心的鑽研,這印證了蒙古人做事認真,因此其傳統文化能夠得到一代又一代的傳承。這種「馬背族」的做事精神,值得香港年青一代學習。

世世代代的護林者

作為一位老師,在是次行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參觀白樺林。參觀前,本以為白樺林只是一片普通樹林,發揮着防風沙的作用。但是,經過導遊王博義先生細心和專業的講解,我深入了解到白樺林的真正價值。原來,白樺樹林不是普通的植物,它還能夠用盡自己整棵樹的每一部分作貢獻。它的落葉、枯枝可演變成為最肥沃的土壤,為原本生活在貧瘠、酸性土壤的植物提供養分。白樺林發展到頂級階段時,它甘心被針葉林所取代。過程中,它除了貢獻,還是貢獻。這再次提醒我做老師的價值。在教師的生涯中,我們每天不停學習,與時俱進,用自己所學的教會每一個學生,豐富他們的大腦。這就像白樺林一樣,它身體的每一部分都為日後樹林的成長而貢獻。這再次提醒了我當老師的初心,更深刻體會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話的真諦。

意想不到這趟內蒙古之行能夠喚醒我的教育初心,⁠希望在一眾創知中學老師的努力下,我們能夠培育出更多的「星星」(取得優異的成績),就像呼倫貝爾大草原夜空中閃閃發亮的繁星,數也數不清。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1) [明報]高才通能否緩解香港“殺校”危機
2) [文匯報]【師說新語】港應重視勞動教育 助學生育正確價值觀
3) [明報]航天擬納初中科學 配合「科教興國」 框架設新單元「地球與太空」 下學年試行
4) [華南師大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新聞簡報 | 第5期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論壇簡報
5) [小紅書]從廣州轉香港DSE,孩子後悔了!
6) [星島日報]直資創知中學營運儲備超上限
7) [文匯報]【師說新語】港校應增體育訓練 強體魄利身心健康
8) [華南師大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新聞簡報 | 第六屆港澳青少年教育與發展學術論壇在澳門成功舉辦
9) [文匯報]【師說新語】維護學生精神健康 教師應做傾聽者
10) [紫荊雜誌]黃晶榕:維護學生精神健康 教師應做傾聽者
11) [華南師大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華南師大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黃晶榕校長特邀參加《中國教師報》“踐行教育家精神,著力人才培養”主題交流
12) [中國教師報]踐行教育家精神,著力人才培養
13) [香港新聞網]香港校長考察交流團赴韶關賞秋韻看發展
14) [人民網]第二屆“為國育才”香港中小學校長北京交流考察活動舉行
15) [南方Plus]香港校長考察交流團赴韶關賞秋韻看發展
16) [廣州日報新花城]共賞粵北秋色話家國,香港校長“韶關築夢”情愈濃
17) [韶關日報]深化交流與合作
18) [韶關民聲網]香港校長來韶交流考察 深化兩地教育領域交流與合作
19) [RTHK]奮發時刻 擇升之路2.0 嘉賓: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博士
20) [疁城和風]“情系中國夢 同結嘉香緣”——嘉定師生香港訪學交流活動圓滿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