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明報]航天擬納初中科學 配合「科教興國」 框架設新單元「地球與太空」 下學年試行

2024-12-18

【明報專訊】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更新初中科學科課程,教育局昨日公佈新課程框架諮詢稿。比對2017年課程框架,最新在「課程背景」增列「配合『科教興國』」方向,當中新增「地球與太空」單元,加入航太科技內容,舉例學生需學習國家的太空探索計劃,以欣賞國家在太空科學發展的重要成就和貢獻。全港中學下學年(2025/26)起可試行課程,2027/28學年起正式推行。

學國家太空探索計劃 倡看「天宮課堂」

課程框架諮詢稿指出,學生要認識國家科學發展的貢獻和重要成就,當中在全新單元「地球與太空」,學生將學習國家的太空探索計劃,例如天宮空間站、中國載人航太計劃等;亦建議讓學生觀看「天宮課堂」影片,認識國家航太員在天宮空間站的生活。

課程發展議會(下稱議會)上周開會,通過初中科學科課程框架諮詢稿。議會委員、中學校長黃晶榕表示,當今世界競爭集中於科技,課程不得不改。至於框架加入「航太」元素,他稱議會認為有助全面推展相關內容,「(航太內容)會變成教科書、教材,師生都要接觸和考試,影響更全面和深遠,以前只是『遊擊戰』可做可不做,覆蓋面有限」,同時亦推動國民教育。

黃晶榕說,出版社須按新框架修訂教科書及送審,料明年試行新框架時未有正式課本,對教師有少許不便,但可先參考局方的教學資源。

津中議會:航太科技熱門 增實驗添趣

議會STEAM教育常務委員會主席吳大琪說,增加航太內容因初中生「對太空幻想多」及感興趣,內地航太科技快速發展並「領先其他國家」,值得學習;他憶起香港初時推展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教育反應冷淡,近年轉趨積極,冀透過改動課程讓學界明白「科技殺到埋身,影響日常生活」。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表示,新框架增加實驗等探究活動,學習趣味亦增。她說,航太科技是近年熱門話題,相信屬未來科學研究趨勢,航太講座等活動受學生歡迎,他們尤其對太空人生活感興趣。

新框架諮詢 下月8日辦簡介會

議會科學教育委員會主席、中學校長何廸信稱,新框架整合與小學科學重複的內容,另中三級設延展部分,讓教師彈性選教更多課題。

新框架下,13個課程單元各設重點實驗,科學科維持佔總課時10%至15%,教育局已推出支援教材工作紙和評估題目例子,供教師參考。局方亦正展開諮詢,中學明年2月14日或之前可填問卷;下月8日將在科學館舉辦新課程框架簡介會,邀請中學教師出席。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1) [大同出版傳媒]大同之行丨香港70名教師來深開展教師發展日活動
2) [華南師大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學界視野 | 黃晶榕:杜絕雜音,內地考察不能動搖
3) [明報]人文科小一課本均引毁國旗新聞 課程發展議會:內容硬 未充分結合生活
4) [深圳市福田區紅嶺中學]深港教育共融,攜手共譜新篇 | 姊妹學校香港創知中學教師代表團來我校交流
5) [南華早報]Hong Kong schools don’t have enough teachers trained in AI, sector veterans say
6) [紫荊雜誌]杜絕雜音,內地考察交流不能動搖
7) [文匯報]【師說新語】發揮熱愛力量 靠死磕終成功
8) [香港工聯會]【深切悼念】傑出愛國工運領袖、工聯會前理事長、會務顧問潘江偉先生
9) [文匯報]校園多層面教國安 實踐體會息息相關
10) [大公文匯]國民和國安教研會今舉辦 陳國基冀青年學生自覺肩負維護國安責任
11) [經濟日報]假學歷|評審局上年度識破5人涉用假學歷申請教席 已向執法機關舉報
12) [文匯報]【師說新語】推廣家訪策略 讓教育更有溫度
13) [香港新聞網]DeepSeek等中國科企求賢若渴 反映時代趨勢
14) [明報]高才通能否緩解香港“殺校”危機
15) [文匯報]【師說新語】港應重視勞動教育 助學生育正確價值觀
16) [明報]航天擬納初中科學 配合「科教興國」 框架設新單元「地球與太空」 下學年試行
17) [華南師大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新聞簡報 | 第5期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論壇簡報
18) [小紅書]從廣州轉香港DSE,孩子後悔了!
19) [星島日報]直資創知中學營運儲備超上限
20) [文匯報]【師說新語】港校應增體育訓練 強體魄利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