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文匯報]【師說新語】港應重視勞動教育 助學生育正確價值觀

2025-01-06

2022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從當年秋季開始,勞動教育便成為內地學校的必修課程,值得香港參考。

為什麼要培養學生愛勞動?

首先,勞動是獨立生存和健全人格的基礎。就拿最基本的家務勞動來說,洗菜、炒菜、煮麵、洗碗、收拾餐具、洗衣服和打掃衞生等,無一不是我們獨立生活所需的技能。沒有勞動技能,空談學術成功,生命是有缺陷的。一個沒有做過家務的孩子很難懂得感恩,更不會珍惜別人的勞動付出。誠如俄國教育家康斯坦丁·烏申斯基所言,勞動是人類存在的基礎和手段,是一個人在體格、智慧和道德上臻於完善的源泉。

勞動是醫治病痛最好「良藥」

其次,勞動是磨煉身心和消除惡習的有效方法。勞動能強健體魄,這點毋庸贅述,適當的勞動還有助於療癒精神。俄國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醫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寶貴的藥品就是勞動。

困擾現代學生的大多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鬱、網絡成癮、負面情緒等,其實都可以通過勞動習慣或勞動愛好的養成得到紓緩甚至消除。在荷蘭和英國,他們設立了針對心理問題和特殊需要人群的康復農場。康復農場活動通常包括種植農作物、使用機械或照顧牲畜等,目的是促進身心健康和社會福祉。

最後,勞動能促進精神健康,也能豐富物質生活。德國著名的思想家、作家和科學家歌德曾經說過,勞動可以使我們擺脫三大災禍:寂寞、惡習和貧困。因為通過勞動,我們的身心可以得到磨煉和淨化,同時能夠創造出生活所需的財富,讓自己更有機會經濟獨立,過着更有尊嚴的生活。

如何培養學生愛勞動?

第一,學校要為學生創造勞動教育的機會。要是社會重視勞動的話,學校的教育觀念就要改變,應把勞動教育融入日常的學校生活中。例如讓學生自己處理教室衞生,我們需要完善值日生制度,採用評比優秀值日生、優秀值日組等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勞動。校園的公共場所也應該按班劃分,每班負責某一範圍內的衞生,並納入優秀班級的考核。

另外,校園花草樹木或小動物的照顧,學生們都可以在導師或工友的帶領下參與,從而培養出愛勞動的習慣和尊重生命的精神態度。

社會應營造「勞動即光榮」氛圍

第二,社會要營造「勞動就是光榮」的氛圍。市政部門、教育當局連同社福機構也應積極為學生創造更多勞動機會,並共同營造「勞動就是光榮」的氛圍。例如社會各方可以考慮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義工服務項目,通過系統性的登記打卡積累分數,再用積分換取禮物或學習機會,或為慈善機構贏得社會捐款等。與此同時,家長應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完成自己力能所及的家務,這樣不單能促進孩子學會生活技能,更能懂得責任擔當。

此外,各行各業也應該多舉辦勞動模範選舉,合力建立起勞動榜樣,這將有助於學校推動勞動教育和價值觀教育。

●黃晶榕博士 創知中學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華南師範大學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1) [文匯報]【師說新語】傳統板書回歸 「以人為本」利教學效能
2) [明報]公民科內地考察 下學年料花逾億 校長:途長日數多 增款正常
3) [NOW新聞]DSE中文科開考 文憑試考生指閲讀卷文言文篇章較易理解
4) [無線新聞]文憑試|中文科開考報考人數增加 有考生憂卷一閱讀難度大
5) [有線新聞]DSE|中文科開考 指報考人數增、競爭大 考生:發揮潛能嘅機會
6) [大同出版傳媒]大同之行丨香港70名教師來深開展教師發展日活動
7) [華南師大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學界視野 | 黃晶榕:杜絕雜音,內地考察不能動搖
8) [明報]人文科小一課本均引毁國旗新聞 課程發展議會:內容硬 未充分結合生活
9) [深圳市福田區紅嶺中學]深港教育共融,攜手共譜新篇 | 姊妹學校香港創知中學教師代表團來我校交流
10) [南華早報]Hong Kong schools don’t have enough teachers trained in AI, sector veterans say
11) [紫荊雜誌]杜絕雜音,內地考察交流不能動搖
12) [文匯報]【師說新語】發揮熱愛力量 靠死磕終成功
13) [香港工聯會]【深切悼念】傑出愛國工運領袖、工聯會前理事長、會務顧問潘江偉先生
14) [文匯報]校園多層面教國安 實踐體會息息相關
15) [大公文匯]國民和國安教研會今舉辦 陳國基冀青年學生自覺肩負維護國安責任
16) [經濟日報]假學歷|評審局上年度識破5人涉用假學歷申請教席 已向執法機關舉報
17) [文匯報]【師說新語】推廣家訪策略 讓教育更有溫度
18) [香港新聞網]DeepSeek等中國科企求賢若渴 反映時代趨勢
19) [明報]高才通能否緩解香港“殺校”危機
20) [文匯報]【師說新語】港應重視勞動教育 助學生育正確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