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國民和國安教研會今舉辦 陳國基冀青年學生自覺肩負維護國安責任
2025-02-22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盈盈、鍾健文)為進一步在香港教育界推動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加強對民族復興和國家安全的關注與使命感,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香港和平發展基金共同主辦,本港多家教育機構協辦的「國民和國家安全教育」研討會今日(22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共有超過600名來自逾百間大中小幼及特殊學校的校董、校長、講師、教師和學生參與,深化對國民及國安教育的認知。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為研討會視頻致辭指,國民和國安教育密不可分,希望教育界繼續攜手並肩,支持特區政府及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的相關工作,讓青年學生從小培養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和國民身份認同,自覺肩負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陳國基表示,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隨着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安條例落實,國家安全在香港得到更有效保障,讓社會可以在安穩環境下,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他提到,去年4月成立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會協調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推動愛國教育,小組會從學校教育、本地社區、歷史政經文化以及傳媒宣傳這四大範疇,全方位做好愛國主義教育的工作,令愛國精神扎根香港。他以學校教育為例指,教育局與相關部門一直緊密合作,支援學校推動國民及國安教育,包括更新國安教育課程框架,推展心繫家國3.0跨校跨界別活動,在內地交流活動增加愛國歷史元素等。
陳國基強調,只有齊心維護國安,社會穩定繁榮才能保障市民擁有幸福的生活,美好的將來,希望學校能積極推動國民及國安教育,令下一代正確認識國家,建立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繼而自發愛護及維護國家。
香港和平發展基金主席姚志勝表示,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安條例緊密銜接、相輔相成,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的防線,為香港對接國家重大規劃部署、把握國家發展機遇,促進良政善治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他提到,最近中國人工智能企業DeepSeek推出的AI智能平台,在展示國家創新發展強大能力的時候,亦受到大規模網絡攻擊,大家應以此為警示;又期望香港教育界校能按照國內外發展新形勢,促進國民和國安教育推陳出新,緊貼時代前沿,做到國民教育不過時,國安教育守底線。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提到,國家近期頒布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要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加強憲法法治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他表示,近年特區政府和教育相關部門已就國民和國安教育作出不少努力,包括將國家歷史、地理和國家安全等內容納入課程,又組織多元化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國安意識;而身為教育工作者,肩負着傳承文化、培養年輕一代家國情懷的重任,必須幫助青少年築牢思想防線。
展望未來,黃錦良建議應從兩方面進一步推進國民和國安教育的工作,首先是通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深化學生學習成效。適逢今年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維護國安條例實施一周年,他認為應抓住契機,舉辦更多具規模的創新活動,結合創新科技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學生深入學習國情與國安知識。另一方面應加強教師專業培訓,提升他們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的能力。他強調,教師肩負「立德樹人」的責任和使命,必須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當前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國家面臨多種安全挑戰,教師應要對國情有更全面認識,同時深入學習國家安全相關法律條文及原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法律的底線,培養並遵法守法的意識。
今日研討會並邀得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前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行政會議成員鄭慕智圍繞多個國民與國安教育議題作主題演講,及與出席學生互動交流。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科部一級巡視員劉懋洲,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伍霈宜,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鄭勇男,港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及校長滕錦光亦有出席主禮。
研討會上,3名重量級專家先後進行主題演講,與在場師生分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見解。行政會議成員鄭慕智從香港的特殊歷史背景說起,帶出回歸後部分年輕人對國家認同感較弱,強調加強國民教育對香港和國家的未來至關重要;前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則以近現代的戰亂切入,帶領觀眾思考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則以專業法律角度講解多宗國安相關案件的裁決,反駁部分海外輿論對香港維護國安的抹黑。
鄭慕智以「國民教育對香港的重要性:共築香港與國家的未來」為題,強調國民教育包括國家歷史、文化、政治制度及法律法規等方面,但不單是傳授知識,更重視培養國家觀念,國家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以及樹立正確價值觀。他提到,香港歷史背景特殊,致使回歸後部分年輕人對國家認同感較弱,甚至出現「港獨」思潮,認為「國民教育缺失是問題根源之一」,因此加強國民教育意義和重要性不容置疑。
鄭慕智又指,青少年是國家和香港的未來,其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未來發展方向,國民教育對他們尤其重要。此外,國民教育也可促進社會團結、維護國家安全及推動經濟發展,並能幫助大眾理解「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增強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他並提出4個有效推進國民教育的方向,包括:加強課程設置,將國民教育納入學校必修課程;豐富教育形式,組織師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國情知識競賽等;加強師資培訓,提升教師的國家意識和教育能力;推動家庭與社會共同參與,讓家長以身作則,社會各界則共同營造出良好氛圍。
「失去了國家安全,人民會怎樣?」范徐麗泰以俄烏戰爭中的婦孺傷亡和近現代史上中國被列強入侵的教訓切入,帶領觀眾思考「什麼是國家安全」的主題,並強調戰爭絕對不能在家園裏發生。她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對國家安全的定義,和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及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的國家安全五大要素。當中她特別提到,中國分別與14個國家陸上相接和與6個國家隔海相望,若這些國家不穩亦會影響到我們的安全穩定,例如過去香港的越南船民問題,說明促進國際安全的重要性。
范徐麗泰亦分享了糧食安全、文化安全和太空安全等新興的國家安全重點領域。她表示,糧食安全就是指飯碗必須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國家對此有計劃地儲糧以備不時之需,免受國際糧商抬價影響;而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本,她引用清代思想家龔自珍說「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寄語香港的教育工作者要肩負傳承優秀中華文化的重責大任,並建議同學深入了解國家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努力,以及對比外國對待原住民的態度。她又以1993年我國貨櫃船「銀河號」遭美軍截停GPS系統被困,從而促使「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的建立為例,說明太空安全的重要性。
梁愛詩則以專業法律角度,與觀眾一起「從案例看香港國家安全法律的實施」。她從案情、控罪、刑罰及要點等詳細分析了多宗國安相關案件的裁決,指出在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安條例落實執行下,普通法的遵循先例原則與制度不變,國家有關國安法律能與本地法律銜接、兼容和互補。對於海外輿論肆意抹黑香港落實維護國安,她強調,香港的國安法律罪行目的、意圖和行為足夠清晰,公民不會因政見不同而被檢控,而且法例無追溯力,無損公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與所謂的「政治迫害」完全不同。
10所中小學將獲贈閱大公文匯報章
為更有效推動國民國安教育讓同學了解國情,認識國家歷史文化,閱讀報章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良方。今日研討會同場亦進行了香港和平發展基金公益贈報儀式,共10所中小學將於今年3月3日至6月底學期末的73個上學日中,獲贈閱香港《文匯報》和《大公報》共10,220份。
5所中學分別為: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創知中學、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漢華中學、福建中學。5所小學分別為:大角嘴天主教小學、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浸信會呂明才小學、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嘉諾撒小學。
學生:了解國家文化和歷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
研討會後,多所學校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並分享落實國民與國安教育的經驗舉措,他們透過課程融入、校園環境設置、課外活動及內地交流等多渠道,培養學生國家認同感和愛國意識。從小學到中學,師生們不僅從學術層面認識國安知識,更從實踐中體會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為未來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力量奠定基礎。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表示,學校從不同層面推行國安教育,涵蓋多個學科如音樂、體育等,並在校園環境融入國安元素,如在操場設置國歌歌詞,樓梯間展示國家貢獻和發展成就,讓學生一踏入校門便清楚自己身份,時刻感受到國家與自身的聯繫。該校中四學生陳信嘉認為,了解國家文化和歷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面對不確定資訊時,可以向家人或老師求助,共同分析以辨別哪些資訊可能對國家有害。
教聯會黃楚標中學副校長溫羽貝則指,該校致力在各科課程融入國安元素外,還會舉辦不同活動和研討會,及讓學生藉內地深度交流親身感受國家發展和文化,增強國家認同感。
該校中五學生陳傑伶提到,網絡安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作為高中生應提高安全意識,遵守法律,特別是在網絡使用中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防止資料被盜用。中四學生杜培雷提到,國家的軍事安全看似與學生距離較遠,但實際上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以一些非洲國家為例,過去便曾因軍事安全欠理想致令礦產資源被掠奪,令經濟衰退及影響民生。他還提到,尊重國旗國歌、關注時事、參與社區服務等,都是學生可以實踐國民教育成果的具體行動。
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的副校長何寶琪則指到,課時不足是推動國安教育其中一個挑戰,所以學校會透過課外活動,讓家長陪同小朋友一起認識國安知識。她又建議可因應不同科目的需要安排專業培訓,讓各科教師能更容易於其課堂設計融入國安教育的知識。該校常識科主任巫小芬則補充,現時的STEAM課程也會開始融入國安知識,比如在編程中加入一些遊戲機關,是有關國家安全的法例,讓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去學習。
該校小六生黃芊悠向記者形容,國家安全就像「超級英雄」,能保護大家免受壞人或危險侵害,讓人安心生活。同班同學張顥霖則將國家比喻為「保護傘」,保護人民和家園。他們一致認為,作為小學生也能為國家安全盡一份力,例如學習國安全的知識、了解國安重要性、尊重國旗國歌、關注國家大事,並努力學習以未來為國家作出貢獻。